劉欣
(遼寧省莊河市黑島鎮中心小學,遼寧 莊河 116400)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教師都會忽視傳統文化的滲透,學科教學和傳統文化之間的聯系非常少。這樣雖然學生學到了很多知識,但是對于數學課程文化內涵和底蘊的感觸并較淺,對于知識的領會接受也不充實。本文通過對歷史名人典故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為學生的德育找到很好的滲透依托,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理解與知識點相關的一些背景知識,是對于學生自身認知領域的充分拓展。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把知識點和中心思想有效結合起來,將知識中包括的數學理論思想以及教學目的更進一步展現出來。例如在“乘法口訣”的學習中將數學思想總括并且提煉出來;在“類比的基本性質”中把類比的意識進一步展現出來;讓學生在符號的教學中明確簡潔性在符號表達中的作用等。
名人典故在小學生德育中有著重要作用,教師在教學相關的知識時可以以名人經歷作為向導,給學生介紹學科發展的歷程]。教師還可以給學生介紹我國古往今來那些杰出的數學家在研究這門學科時付出的艱苦卓絕的努力,讓學生感受到這些偉大的數學家對于研究工作的熱愛,讓大家受到這些人物身上精神的引導,從而構建學生自身的價值體系。這樣的范例可以找出很多,教師要在組織課堂時有意識地利用這些教學資源,多給學生介紹這些大家感興趣的名人事跡。
例如有一次我在上數學練習課的時候,有學生遇到不懂的題目,我先嘗試引導學生理解題目、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再讓學生獨立解決,這時我向學生介紹了數學家華羅庚小時候非常善于思考,遇到不明白的事情非要弄明白的小故事,讓這樣執著善于思考的精神可去積極影響著學生的品質精神。我這樣的啟發沒有白費,現在我們班多數學生遇到問題,都能積極主動思考,抱著追根究底的想法去學習,這也讓我的數學課堂變得輕松、活躍。
我在課堂上經常給學生們講一些故事,例如數學家高斯雖然有著與生俱來的數學天分,但他的成就離不開他勤奮、嚴謹、虛心鉆研的人生態度,教導學生我們每個人的天分是不可改變的,但是懷揣著一顆對數學無比熱枕的心能幫助我們在追求更高境界的數學的道路上走得更遠。通過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讓德育在課堂上得到體現,也是加深學生對于這些傳統文化認知的一個過程。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背后,思想一般可以更好的體現出來,并且在學生解決問題和獲得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滲透。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提出并且發現問題,進一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在歸納、分析以及觀察的過程中,將知識中蘊含的傳統思想進一步挖掘出來。例如我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的故事,他不愛逛公園,不愛遛馬路,就愛學習,他學習起來,常常忘記了吃飯睡覺,去理發店理發排隊,因為一個問題不懂,不知不覺去了圖書館研究問題而忘記了理發,這種廢寢忘食研究問題的精神非常值得小學生學習。
小學生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未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今我國的教育部門對于小學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升。素質教育是目前小學教育的主流教育思想,現今的小學各個科目的教師應當要充分意識到自身的責任,特別是小學數學教師更應當要注重德育教育,要在自身的德育教育中滲透進傳統文化。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擁有著諸多可以提升道德修養的內容,這些內容都是可以讓小學生的道德修養得到充分提升的。
小學生數學教師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因此現今的小學數學教師應當要充分意識到自身的責任,要采用各種方式讓自身的德育教育手段變得豐富。但是目前許多小學數學教師的德育教育手段是相當匱乏的,他們的教育方式讓學生感覺相當枯燥。有很多值得學生了解與學習的名人事跡,結合他們對于一個具體范疇研究的經歷來給學生介紹,可以讓學生對于相應知識的認知更加全面,同時也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方法。
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時,學生通過多次實驗得到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是一致的,也就是圓周率。這時教師介紹祖沖之發現圓周率過程的“小知識”,讓學生設想象他按劉徽“割圓術”的方法去求時,計算到圓內接3、4、6、8 等邊形需要花費的時間和付出的勞動,引發學生去體會祖沖之的聰明才智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同時,可激勵學生像祖沖之一樣,通過反復實驗,堅持不懈,對實驗結果精益求精,進而得出精準的結論。
為了讓學生產生自豪感,激發對數學積極探索的興趣,我還介紹我國數學家陳景潤在哥德巴赫猜想領域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果和付出的辛苦卓絕的勞動;介紹古代和現代數學家成長的勵志故事。
傳統文化的出現充分的解決了上述的問題,當前小學數學教師要將傳統文化和德育教育相結合讓自身的教育手段變得更為豐富,從而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升。
傳統文化是我國五千年歷史的結晶,是我國最重要的瑰寶。現今我國的政府部門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是相當看重的[6]。小學生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未來,因此讓我國的小學生去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是契合我國政府部門對于小學教育的要求的。當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師應當要意識到自身所承擔的歷史責任,要在小學數學德育教學中滲透進傳統文化,從而使我國的小學生能夠去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
作為當代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發揚傳統文化精神,領會傳統文化的主旨、觀念和方式,將傳統文化精神與數學教學有效結合起來,發揮數學學科的魅力,讓學生更加喜歡以及關注數學課程,增加對數學學科的興趣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