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迪懿
(汕頭市潮南區臚崗新民學校,廣東 汕頭 515100)
“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是由學生親身體驗并且將學生的體驗表達出來,再由老師進行總體教學環節的完善,是一種新型的語文教學模式。隨著國家和社會的發展,教育教學事業的不斷改革,語文教學也隨之進行了革新,并且,小學語文作為教育教學事業中最基礎的學科,更是應該認真學習。“作文先導式”教學理念將識字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的教學內容相互融合,環環相扣,在這種教學方式下,老師應該多加運用不同的教學角度教學,對學生進行培養和訓練,積極應用“作文先導式”的教學方式。所以,以下內容便為筆者對于“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具體應用的研究分析,以期幫助學生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采用“作文先導式”進行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從而提升其寫作能力。運用“作文先導式”的教學理念進行小學語文的教育對學生而言是一個充分學習語文知識的機會,對老師而言也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的探索。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將該教學模式概括性的融入在課程的講解當中,對學生多加引導學習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形成“作文先導式”的學習方式并且能夠多加應用[2]。
“作文先導式”的教學方式是在一定的教學背景之下,引發學生的思考,然后由學生組織語言,表達論述在此情景中的所見所想,最后由書面表述出學生的感想。“作文先導式”是一種逐步遞進的學習模式,每一步驟之間都有著緊密的聯系,互相協調,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不僅可以促使學生積極討論交流,也可以讓學生自主地參與教學活動中,老師也可以全方位的觀察學生能力的不足之處,及時地引導學生正確思考問題和學習。此外,“作文先導式”教學理念始終貫穿著小學語文教學,從小學低年級的簡單寫作過渡到高年級的復雜寫作,都需要該理念的支撐,從而進行寫作和學習。
所以,根據以上的闡述可以發現“作文先導式”模式主要完善了學生的學習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積極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會有所進步,除此之外,老師也能夠進一步完善其教學方式,為教育事業做出貢獻。
“作文先導式”說明主要是運用在作文教學當中,但是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與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又是密不可分的,三者之間互相彌補,互相牽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重要而且最基礎的便是識字教學,識字是學習任何東西的橋梁,會識字便要會寫字,也要會讀書。
首先,老師在教學生寫作時,可以創設不同的情景和課題,由學生大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發散自己的思維,讓學生具有真切的情景體驗,然后老師與學生進行感想的交流與溝通,由學生進行口頭與書面的雙重表達,最后由老師對學生的作文表達進行評論,找出有問題的地方,與學生進行問題討論并解決。在每次的寫作練習中,老師都可以對學生進行諸如此類的訓練,以此加強學生對“作文先導式”教學理念的理解以及運行模式。如在寫以《我最敬佩的XXXX》這篇半命題作文中,教師可以這樣要求:是要真實的描述你身邊的一個人,可以通過神態、動作、語言交流……等等一些細節描寫,進一步結合具體的事例去展開該篇作文的寫作。
再者,老師可以開展課外教學活動,或者利用其他課外教學作為寫作背景,對學生進行“作文先導式”教學。語文教學本就是一個全面融入生活的課程,自然寫作也可以從課外采取教學背景,比如體育課上做的熱身運動或者其它活動,課外美術課采景的地點和創作的繪畫,音樂課上學會的歌曲等都可以是寫作的內容。學生在此教學環節之下,能夠更加真實的反應出寫作的感情,能夠更加流暢的表達其感想,以此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及其應用的廣泛,在此教學模式之下,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也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加強了學生寫作的能力,提高了寫作的水平。老師在“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之下,能夠進一步發現學生寫作的問題所在,應該鼓勵學生在寫作中的閃光點并以此學習,也應該尊重學生在寫作中表露出的真情實感,師生之間能夠平等的對話交流和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高效性,同時,這種教學模式也能夠鍛煉學生語言表達和應用能力。“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銜接著識字教學與閱讀教學,最終以寫作形式呈現出來,是十分適應當下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它促進學生獨立自主思考,大膽表述自己的所見所想,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所以,老師可以在此基礎上多加應用,以達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全面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目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