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維靜
(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黃桶街道皮官小學,貴州 安順 562100)
小學生的各項能力還處于成長發育階段,尤其是在寫作能力上,學生自身的語言理解能力、表達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都在有所體現,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部分。
課外閱讀相較于課內的閱讀來說涉及到的內容更加廣泛,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在此基礎之上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校內的語文教學當中,由于受到教材的影響,教師只能按照課內的教材內容來進行課程內容的設計,將重點放在字詞、句子的解讀上,這種重復性、專業性的知識學習方式使得學生難以產生興趣,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熱情下降,學習的積極性受到打擊,這就使得學生在語文知識的學習上存在了知識空白處。但是課外閱讀的材料是由學生與家長共同選擇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進行內的選擇,這樣學生便可以在自己興趣的范圍內容進行內容的閱讀,在獲取豐富知識的同時,收獲了閱讀的樂趣,使得自身從被動接受轉變成為了主動索取,通過課外閱讀的形式積累了豐富的語言詞匯量,并且拓展了自身的寫作思路,使得學生的寫作水平有所提升。
我國古語有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是一種夸張的說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書籍當中人們可以汲取更多的精神養分,使得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寫作能力獲得提升。為了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我國實施了素質教育,但是在現實教學當中,傳統的教學方式依舊盛行,學生的寫作思想受到束縛,缺乏創新性,寫作的內容與結構依舊參照例文,沒有自己的想法與真實感受。這樣十分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發展。而通過課外閱讀的形式,學生可以接觸到多種寫作風格與寫作的思想,在課外閱讀的影響之下,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也會或多或少的受到影響。
想要寫好一篇作文,首要的便是要積累足量的素材,只有擁有好的素材才能夠幫助學生寫出好的作文。但是課內的素材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也難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個性化寫作能力。而且課內的時間學生大多用于各學科知識的學習,也沒有過多的精力來滿足自身的知識需求。但是學生可以利用課余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積累足量的寫作素材。而且相較于課內的知識內容來說,課外的知識內容更加地豐富,種類繁多,這樣可以使學生在閱讀不同的材料當中積累不同的語言詞匯與寫作思路,從而增強學生思維的活躍度。如在風景類的作文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課外閱讀的形式,積累關于景色描寫的語句,并且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融入到的作文當中,豐富作文內容,提高作文水平。教師和家長要相互協調,幫助學生養成閱讀,摘抄好詞好句的習慣,并且適當引導,為學生提供機會將積累的好詞好句得以表達和運用。
在積極開展不同語文教學實踐活動時,學生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尤為關鍵。教師除了需要了解學生的主體需求之外,還要保證學生積累豐富的知識量,這一點對其后期的語文學習尤為關鍵。結合相關的實踐調查不難看出,在課內閱讀實踐時,學生只能夠結合自身自主學習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反思,極少有學生能夠主動地接受教師的引導。相比之下,課外閱讀則能夠將更多的自主權、選擇權交給學生,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較高,同時也能夠學到更多的漢字,不斷提高個人的語言水平以及寫作水平,促進自身知識量的穩定提升。另外,閱讀課外書能讓學生接觸到更多新鮮的知識,實現對語言的有效掌握,豐富個人的寫作素養。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對現有的課外閱讀教學活動進行分析不難發現,在對各種心態、場景以及情節等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積極借鑒這些重要的寫作經驗,促進個人寫作素材的豐富以及多元化,實現個人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的提升。
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同時,極少有教師能夠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采取有效的策略以及手段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象,主要在于寫作能力的提升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如果教師過多地參與其中,會嚴重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課外閱讀教學實踐,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結合相關調查不難發現,在課外閱讀過程中,學生個人的寫作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時,還能夠掌握好詞佳句的運用技巧。但是,極少有家長能夠為學生主動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甚至直接將考試分數作為最終的評價標準以及依據。這種較為傳統的思想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阻礙了我國素質教育以及新課程改革的落實。對此,在開展課外閱讀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教師以及家長必須樹立正確的理念,積極實現家庭教育與校園教育的有效結合,保障教師及家長都能夠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態以及學習情況,真正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校園與家庭學習環境,促進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
綜上所述,課外閱讀對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能夠促進小學生多個方面能力的成長與發展,從而增強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提升學生語文學科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