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宇平
(江西科技學院附屬中學小學部,江西 南昌 330000)
英語學習質量體現在英語基礎知識運用和聽說能力兩個方面。英語基礎知識是需要長時期進行積累的,需要小、初、高階段共同配合下才能達到一定的基礎。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則可以在小學階段進行,另外,根據科學研究表明,人的語言能力在幼年時期進行培養,其效果最為顯著。所以,英語口語需要在小學階段進行培養,把英語作為學生的第二語言。
我國英語口語研究的時間較晚,發展也過于緩慢。主要是由于我國進入全球經濟化開始,才對英語開始進行研究。現階段,英語研究力度不斷加強,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舉例來說,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的口語和聽、讀、寫三者進行比較發現,口語使用能力是最為薄弱的。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國在英語基礎階段教學中,過度的重視筆試,并沒有對口語使用能力進行重視。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沒有產生濃厚的興趣,而且缺乏專業人士對其錯誤的語音和運用的規則進行糾正,學生在運用口語時還存在著不自信的特點,以上因素造就了英語口語教學的滯后,長此以往,形成了啞巴英語狀態。
英語口語是學習語言最為迅速的模式,是語言類學習中的重要環節。口語雖然與語感不同,但卻是促進語感的重要工具,也是使英語綜合水平提升的重要內容。所以,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鼓勵學生多開口,使口語能力不斷提升。
英語口語使用能力的提升,與聽的作用是分不開的。聽說不分家,只有聽的多才能說的多。所以,保證英語口語使用能力的第一要求,是使學生能夠進行大量的英語聽力練習。只有聽力的熏陶才能提升學生的語感,從而達到流利的表達。在英語學習中,學習者需要先接觸大量的語言材料,在語言材料的熏陶下提升語言使用能力。教師在傳授學生英語口語時,教師先要保證自身的口語水平,要使用標準的語言發音,才能使學生運用口語時達到正確的發音。另外,教師還要給予學生充分的目標性語言輸入,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不斷的鍛煉學生的聽力。只有聽的準才能說的準,還要把講的作用重視起來。教師在英語口語教學中,要激發出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興趣,培養學生運用英語交流的習慣。學生在不斷的交流過程中,使英語口語的使用能力得到提升。在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把課堂的主體還給學生,利用活動的模式讓學生參與其中,從而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對英語口語使用能力較好的學生可以加強他們在語音和語調以及交際技巧方面的提升。如果是英語口語使用能力一般的學生,則要求其流利性即可。如果是較差的學生要求他們能達到模仿、聽音的標準即可。此環節體現的是教師的因材施教,只有如此才能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生活化教學原則是指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把學習情境設定為生活的日常環境,讓學生了解語言與生活是有關聯的。就像漢語言一樣,需要在生活中和父母以及小朋友運用漢語言進行溝通。舉例來說,在涉及禮貌的話題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禮貌問好,“Good morning!”或者說,“How are you?”比如在講到問路話題時,可以假設一個老年人問路的場景,利用情景交際技巧,與學生進行角色的扮演,這些內容都是生活中發生的情境。通過此種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的興趣得到提升,從而積極的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來。
多樣化教學原則是指利用多種模式和多種材料來促進學生運用英語口語,可以廣泛利用的模式有多媒體技術、實物、肢體語言,利用這些模式提升學生的感觀體驗,始終保持著新鮮感。同時,又使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擴展。舉例來說,觀看英語動畫片,先是放映中英雙譯的模式,然后再放映只含英語語言模式,使學生能夠通過聽和看知道動畫片的含義,再放映英語模式就能夠了解英語所說的意思,然后再鼓勵學生英語講出此動畫片的故事情節,從而達到了英語口語的練習。多樣化原則還有另一種體現形式,學生語言表達的多樣性。舉例來說,有人說“I'm sorry”,回答不只有一種回答方式,“It doesn't matter”,還可以是“It's nothing”等。
枯燥的教學方式會讓小學生感覺到乏味,所以逐漸會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如何保持他們的學習興趣最為關鍵。英語教師在傳授口語教學時,一定要遵循趣味性原則,在口語教材的選擇上,傳授的方式上都要擁有趣味性。舉例來說,可以選擇游戲的形式,讓小學生參與到游戲中來,然后穿插著英語口語教學,使口語教學更具有趣味性。比如,角色扮演,讓小學生扮演故事中的各種角色,運用英語進行表演,從而激發出學生運用英語口語的欲望。
英語口語學習過程需要是循序漸進的模式,貼近學生的學習水平才能英語口語教育的有效性。學生只有得到理解性的語言輸入,才能掌握語言。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選擇適合學生的口語學習材料,利用合理有效的口語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張開口,從而使英語口語教學質量得到提升,學生運用英語口語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團材施教是教學模式中必須擁有的一個環節,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差異性。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對所有學生進行統一要求。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單獨糾正學生的口語發音和語法運用,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制定有效的學習方式。
英語口語教學質量還體現在學生口語的未來發展上,這與教師的教學是分不開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輸出能力,把講解時間縮短,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英語口語的練習,只能把語言輸入轉化成輸出才能促進學生口語的發展。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口語教學要遵循教學原則,才能使小學生的英語口語使用能力得到提升。學習口語的要素是語言環境和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具備這兩點才能促進學生英語口語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