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群英
(遵義市湄潭縣抄樂鎮抄樂中學,貴州 遵義 564102)
隨著核心素養在學校教育中的不斷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們也需要加強對教學策略的改革,以適應學生的學習需要,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德育教育作為現代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加強重視,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創設數學教學模式,合理滲透各種德育內容,使學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圍中受到道德情感的熏陶,促進學生良好道德素質的培養,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首先對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現狀問題進行簡單地分析,然后重點對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具體策略進行深入地探究。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發展的今天,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教師的重要目標。德育教育就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指導,促進對學生的素質教育。但是在實際的數學課程中,很多教師對學生的德育滲透不夠重視,總是認為在數學教學中學生的知識點學習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學生學習成績提高了,就不用在意其他方面的學習。這種觀念嚴重影響了教學策略的改革,不利于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更是影響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在數學課程中,教師要實現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就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策略改革,利用數學知識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育,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格的培養。但是,在目前的數學教學中,很多學生的課堂主動性都不高。由于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學生無法有效地進行學習和理解,使得德育教育更是難以對學生開展。數學課程中關于德育的內容不夠明顯,很多學生難以從中得到足夠的啟迪。這影響了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阻礙了德育滲透的有效進行。
數學是歷史不斷發展的產物,包含著無數數學家們的奮斗史,其中有很多正面的情感品質,如努力探索的精神、愛國主義精神、奉獻主義精神等。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對德育的滲透,可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可以結合數學發展史進行對學生的教育,滲透各種德育觀念,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品格的形成。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關于“圓周率”的知識時,教師可以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家祖沖之,他比西方國家早一千多年計算出圓周率的數值,讓學生認識到我國在數學發展過程中的偉大成就,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師還可以通過對華羅庚先生的經歷進行介紹,他在艱苦的環境下依然積極進行數學研究工作,并不辭勞苦地進行對數學統籌法的推廣,充分展示了華羅庚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奉獻精神,讓學生逐漸受到熏陶和感染。這樣,教師可以通過對我國數學成就或者數學家故事進行介紹,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逐漸增強自身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在核心素養下的初中數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進行對學生的教育,豐富數學課堂教學的內容。通過多媒體工具,教師可以將復雜的數學知識以直觀簡單的方式進行教學,形成新型的教學模式,從而促進學生道德品格的提升,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人教版初中數學課程中關于“橢圓”的知識時,教師可以根據橢圓的圖形特點和現實生活中的運用方式進行整理。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將“神舟”六號發射升空的全過程進行視頻展示,并根據其中的圖形進行解說,讓學生在學習橢圓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使學生意識到自己肩負的民族責任感,從而積極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探究。
在數學課程中,教師結合學生實際生活,開展數學德育滲透,利用學生生活中的各種元素,實施對學生的道德熏陶,可以形成有效的德育教學模式,促進學生良好道德觀念的培養。例如,在指導學習人教版初中數學課程中關于“統計”的知識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安排學習任務,組織學生回到家對自己家的用水情況進行信息搜集,并制作用水統計表,讓學生自己根據教材內容計算出自己家每個月的用水情況,然后在課堂上談一談自己的看法。這樣既可以讓學生鍛煉自己的知識運用能力,又可以讓學生逐漸認識到水資源的寶貴,促使學生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