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杰興鎮中學,四川 德陽 618100)
“導,引也”——《說文》,導入即引入。一堂課的開始就是課堂導入,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是學生是否有積極的思維活動,精彩的課堂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所以教師上課開始就應當注意通過導入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開啟學生的思維,以引起學生對新知識新內容的探究欲望。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一堂課導入的成與敗直接影響著整堂課的效果。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老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的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給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所以,老師,特別是英語老師一定要重視課堂的導入,那么英語課的導入方式主要有哪些呢,他們分別有哪些優點呢,我們英語老師應該怎樣有效使用呢?我認為,英語課的導入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課堂開始的時,我們可以由老師或學生給同學們講述與本課有關的小故事,以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在學習九年級的《Full Moon,Full Feelings》時,我們可以通過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學習八年級下冊《The Emperor`s New Clother》的時候,我們可以請同學講述皇帝的新裝的故事,因為他們在學習語文的時候學過這個故事,通過講述故事,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習知識更加輕松。
它通過學生在情景中學習語言,能夠掌握語言運用的能力,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掛圖等方式將學生帶入到課堂情景。比如在學習比較級的時候,我們可以展示姚明和潘長江的圖片,用姚明和潘長江進行對比,比較他們的高矮,性格,讓學生對比較有一個直觀的印象。在學習七年級下冊《I`m watching TV》時,我們可以讓學生觀看龍舟節的圖片,讓學生了解現在進行時。通過這些方式,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的知識。
我們可以根據所學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一些表演或者參加一些游戲活動,使學生投入到課堂之中。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知識,提高技能。比如在學習八年級下冊《What`s the matter?》時,我們可以讓學生扮醫生和病人,通過他們的對話,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學習七年級下冊《How much are these socks》時,可以讓學生表演買賣東西,加強對價格表達的運用,讓學生在游戲表演的時候不經意之間學到相應的知識。
老師根據新舊知識的聯系,抓住重點內容,通過一些提問來導入新課,比如在學習七年級下冊《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時,我們可以對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通過師生的問答,讓學生比較輕松地掌握本課的知識要點,也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所謂“溫故而知新”及時復習前面所學的知識,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的印象,而且我們的課本編排多少前后相互銜接,緊密相連的,知識的系統性很強,所以,在教學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知識的聯系,通過對所學知識的復習來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當然,復習要有針對性,要為新知識的教學作好鋪墊,復習的手段可以多樣,要引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不是為了復習而復習。
英語課堂的導入方式還有很多,比如自由談話導入,背景知識導入,聽錄音導入等等,每個老師所擅長的導入方式也不一樣,每種導入法也各有優點和缺點,而且各種導入的方法并不是完全孤立的,他們各有特點,卻又往往相互聯系,而且,一堂課的導入往往可以多種方法。所謂“教無定法”,這就需要我們老師認真分析所學知識的特點,分析所教的學生的特點,取長補短,找到適合的辦法。不同的老師對課堂的理解和把握千差萬別,課堂導入的方式各有千秋,但只要能夠吸引學習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啟學生思維的課堂導入都是好的導入。只要我們因地制宜,認真分析,就能找到適合不同學生,不同課文的導入方法,從而開啟一堂精彩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