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羽國
(貴州省印江中學,貴州 印江 555200)
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人們加入體育鍛煉的需求日益增加;物質文化發展的同時,體力、身心、精神、道德和個性等諸方面都要求全面健康的發展。擺手舞活動的開發,把人們享受健康生活和展現民族風情、突出地方民族文化特色有機的結合起來;它能夠提升人民群眾的素質、促進身心健康發育、弘揚民族精神、展現民族風貌、提煉民族文化和開辟運動特色,從而提高學習生活和青春成長的質量。現代社會文明、和諧、健康、科學的重要標志能集中體現在與中國特色建設相結合的民族文化發展上,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發展能從民族民間體育活動中更多的展現和加以培養。
民族文化的有效傳承在于教育,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促進人才的社會化。隨著經濟的發展,教育途徑的拓寬,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健身意識的改變,擺手舞與社會、學校的交流更加密切,其溝通形式和途徑更加多樣化,這將極大地豐富體育課程的內涵和形式。擺手舞己成為現代人健康、積極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活動、擺手舞應充分考慮到學校、社會對學生健康的多種高素質要求,呈現出一定的開放性。這就需要社會、學校、家庭來共同關心擺手舞的發展,在一定的行政約束下傳承相適應的擺手舞,積極有效地組織特色運動,大力推廣民族傳統文化活動,合理地將擺手舞推廣到社會、學校和家庭之中,從而形成最廣泛的運動體系,到達盡最大可能地促進對我縣各族兄弟姐妹的綜合能力培養的目的。在印江縣政府有序組織推廣土家族擺手舞以及大力挖掘擺手舞的文化內涵的背景下,更加促進擺手舞在校園的廣泛傳承,從而提升學校教育水平,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傳承擺手舞,不僅僅能夠增強學生的體質,增進學生健康,而且可以增強學生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同。擺手舞在學校的傳承,將是提高人文素質教育的良好手段。它不是對擺手舞的簡單回歸,也不是對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單純依歸,而是螺旋上升中的必然,是統一的現代體育發展的有機成分。印江縣土家族擺手舞是印江縣特有擺手舞文化奇葩。在當地為土家族人們喜而樂見,它不僅走進了學校而且成為你人們娛樂和體育鍛煉的主要活動內容。擺手舞在印江有群眾基礎,所以將擺手舞與擺手舞結合起來,在學校推廣,進入學校課堂,能集中體現和發展擺手舞,陶冶人民的身體和心里情操。
學校是文化傳播的主要載體之一,是體育的搖籃,是擺手舞走向規范化、普及化、科學化的必由之路。擺手舞的保護和發展依托學校進行,使學生有機會接觸、了解并且參與其中,能夠增進民族地區的和諧發展,傳承和保護民族文化,促進民族地區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因此,在學校傳承擺手舞作為一種文化傳播的途徑,對培養學生民族情感和民族團結意識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
擺手舞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能更多地體現出娛樂性、趣味性、健身性和民族精神。因為具有這些特性,才能得到全社會的青睞,激發和促使人們積極地參與,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在學校、社區、群眾中組織傳承一系列的活動及比賽能更好地對擺手舞逐步推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學校可以結合學校的地理條件、場地、器材或者學生興趣篩選出適合學校教學的項目。擺手舞的種類及數量決定其具有充分發揮學校和學生主動性的特點。如;需要和條件選擇土家族擺手舞進行教學,在課堂上不拘泥于教學的形式,能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同時,對其他項目的傳承有引導作用,對印江擺手舞的繼承、發展和保護起到一定的作用。
土家擺手舞,對場地、設施要求不高,可操作性強;規則簡單,技術易掌握;娛樂性、趣味性、健身性的民族活動非常受到青睞。從學校到群眾中,印江擺手舞,縣城里面的群眾上至老人下至小孩會跳擺手舞,群眾自發集中在中心廣場和文昌廣場隨著長號、鑼鼓等樂器音響聲跳起了擺手舞。時而順時針跳時而逆時針轉,五彩繽紛的民族服裝在擺手舞的姿態下映射著印江縣的土家文化。男女老少歡歌笑語,載歌載舞,愉悅情懷,在擺手舞的旋律中陶冶情操,傳遞情愫,交流感情,享受和諧社會的豐收碩果。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鄉鎮的居民有了較多的閑暇時間每天下午都會在街上跳擺手舞。楊柳鄉是印江縣離縣城最遠的鄉鎮之一,交通不是很方便.這個鄉街道狹長呈東西分布。每天傍晚的時候人們吃過晚飯就來到街上跳擺手舞。這種具有娛樂性、趣味性、健身性的民族活動非常受到青睞,人人會做擺手舞,處處都有擺手舞,在印江縣已經不是空話。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最小參加土家族擺手舞的年齡是從學前班開始的,由此可見擺手舞的傳播沒有擱淺。在中小學,擺手舞被迎進課堂,擺手舞成為學生課間操的主要形式,每天早上下了第二節課就是課間操,同學們身著統一的校服,隨著學校廣播里傳來的擺手舞歌曲翩翩起舞。
選擇趣味性強、參與性高的擺手舞,能合理結合其它體育項目,更能展示民族的綜合魅力。印江縣土家族擺手舞在印江學校的學生中普及率高,基礎較好。在印江傳承地土家族擺手舞,具有本民族特色,與當地的民族心理、文化特色,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將擺手舞與其他的傳統想有機地結合,其內容和器材對于學校的學生來說更加新奇的,能夠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在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高度注意力的情況下,學生從思想上自覺主動的去接受新事物,教學效果會比學生沒興趣被動接受的情況下好很多。其新奇的表演形式能夠激發學生參與熱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升課堂氣氛,使學生在歡笑聲和鼓點聲中增強體質,增進身體健康,達到教學目的。正確將擺手舞與“印江花燈”結合起來,表演粗礦而風趣,或兩人對唱,邊唱邊跳,活潑灑脫;或幾人領唱,眾人和聲齊舞,熱鬧非常。還有一些地方在廟前場坪中央掛上鑼鼓,一人敲打,擺手人踩著鼓點或單擺,或雙擺,或回旋擺,套數多,內容豐富。這種融合后的舞蹈健康優美,生活氣息濃厚,有廣泛的群眾性,更加集中展現舞蹈的魅力,也展現了擺手舞內涵,真正體現了我縣民族的精神。
在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的多重影響下,印江擺手舞大多衰落甚至失傳,情況十分嚴峻。如何利用當前的條件對擺手舞進行傳承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增添項目的趣味性,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將是在印江境內學校傳承擺手舞活動的關鍵因素。
體育教師課堂投入不夠,且由于其專業知識大多限于西方現代體育,對本民族的擺手舞了解程度有限,造成教學目標與人才培養目標聯系不夠緊密。
印江縣擺手舞來自于祭祀祈福活動的項目中,雖然經過發展改良已具有較高的價值,但部分人看來帶有迷信性質,存在與健康向上性質不符的方面,需要進一步進行發展創新。
高度重視擺手舞的發展,充分發揮其多元功能和作用,使得更多的人關心和支持擺手舞發展;解放思想,深入改革,明確學校傳承擺手舞的重要意義,轉變觀念,把發展擺手舞事業,開發擺手舞項目與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培養學生身心健康有機結合起來。
全面加強印江擺手舞現代化轉型的路徑研究,加大對印江當地印江擺手舞的挖掘深度與開發力度,取其精髓,去其糟粕,通過改良后引入到學校體育中去,并納入學校體育校本課程內容。
擺手舞與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相結合可以說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要使這項工作在印江的學校里面正常而有效地傳承,師資是關鍵。
以分小組教學為手段,根據學生實際年齡段及教學班的民族組成分,選擇適宜的項目及方法傳承教學。
總之,在印江縣各類學校傳承土家族擺手舞,能讓學生享受快樂生活,得到健康成長,弘揚民族精神展示自我情操,提升全面素質促進身心健康發育,提煉民族文化開辟運動特色。它的娛樂性能使在各民族學習過程中,愉悅心情、陶冶情操、健康體魄,以娛樂的形式促進各民族進行體育鍛煉和豐富各民族的文化生活知識;土家擺手舞的趣味性和民族精神的展示性能使各民族相信自我、積極向上努力提高,促進了學生全面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