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華 崔立峰
(吉林省乾安縣余字鄉(xiāng)中學,吉林 乾安 131400)
初中階段的物理學習屬于學生打好物理學習基礎階段,如果在此階段教師的引導無法達到誘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和實驗的積極主動性及熱情,那么在未來的深入學習中,學生學習也很難從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里脫離出來。相比較,理論課程教學的相對枯燥性,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實驗可輔助學生真切接觸物理學的奧妙,微課作為以教學視頻為載體的新型教學模式,同樣也可融入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之后,輔助教師快速引導學生真正走入物理學的世界。也正因為如此,一線教師將微課視為輔助進行初中物理實驗教改,催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提升學生課堂關注度的重要手段。
微課相比較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內(nèi)容和目標而言,僅僅屬于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或技術,其本身并不能替代教師的課堂設計。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設計時,仍需要將自己的思維和想法放在首位,繼而融入微課的技術和形式來嘗試提升課程效率。如此在微課引入時,一方面需要關注微課的應用方式是否符合課程內(nèi)容及大綱設計的需求,其二則是觀測微課能否將課程實驗過程,在不增加課堂占用時間的前提下,完整的演示出來。一般情況下微課幾分鐘即可無需要貫穿課程始終,微課應用時間過久容易導致學生注意力的不集中。比如“沸騰的水”的試驗中,學生動手燒水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微課即可將教師在課下的實驗操作步驟真實再現(xiàn),進而解決課程實驗耽誤上課時間等問題,這是微課的價值所在。考慮到微課的運用應該以學生的實踐操作作為基本素材,教師可將微課的拍攝作為課下作業(yè)的方式留給學生,以變相引導和督促學生在課下以微課的形式自行做實驗進行自我認知檢驗,這也是微課應用輔助學生完成理論聯(lián)系實踐,并切實提升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典范。
微課的應用固然可為初中物理教師提供教改的工具及節(jié)約課堂時間的新型方式,但是其作為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輔助手段,需要教師拓展微課的應用方式,并為學生提供示范。比如對于學生在課下實驗中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在微課中教師將其標記出來并為學生進行展示,以直觀地讓學生看到問題所在,產(chǎn)生自我警醒之心。一些使用控制變量法進行實驗的課程,由于其知識點比較抽象,知識點之間的關聯(lián)性比較復雜,使用微課的方式則可解決此類問題。比如電能、電和熱、磁生電等,諸如此類的在課下無法讓學生自行完成的實驗都可以使用微課的方式進行呈現(xiàn),具體的資料可從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中搜集。
事實上,微課的應用本身也可以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要求。在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的輔助下,教師可將課堂上的實驗內(nèi)容、儀器講解、原理講解、注意事項等部分用更為生動簡潔的方式加以呈現(xiàn)。尤其是微課可以圍繞某個知識點進行籌劃的模式,更是為學生和教師的實驗課程學習提供諸多便利。比如由于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對課程內(nèi)容的實際能力不同,教師的課堂教學內(nèi)容如果學生認為在課上無法消化,可以主動使用教師錄制好的微課課件在課下進行延續(xù)學習,隨時觀看隨時查看資料,直到其真正掌握課堂內(nèi)容為止。
以“磁生電”的課堂實驗微課為例,如果教師在課堂中所展示的內(nèi)容并不能符合學生的理解需要,學生靠背教師的微課資料后,在課下可以按照微課中的內(nèi)容,使用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相關內(nèi)容的拓展,對此,教師可定期設定課堂分享課程,比如在“磁生電”的課堂實驗之后為學生提供知識點梳理、操作方式、注意事項等的分享課程,學生在課下所做的拓展功課就可以在課上與其他同學共同分享。此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在課上和課下積極主動地進行物理實驗的熱情,課上的分享還能幫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尤其是學習成績較低的學生樹立物理學習的自信心。
微課的教學方式實際等同于將“做”實驗用“講”實驗來替代,由于受到應試教學的影響,很多物理教師多認為使用實驗講述的方式并不會影響學生的領悟和成績,而且此種教學方式更為節(jié)約時間。但是單純的“講”實驗很容易導致學生按照課本設定機械的操作,而失去獨立思考及與教師的互動之心。
對于此類問題,建議教師在實驗課程之前進行微課內(nèi)容的準備,比如將電流表的實驗操作要求和內(nèi)容使用微課的方式,上傳到移動網(wǎng)絡或者通過微信群、QQ群等的及時下載功能傳遞給學生,幫助學生在課前通過學習微課,來認識并熟練掌握實驗中需要關注的重點和操作難點,在此過程中,學生必然會提煉出自己學習中出現(xiàn)的難點,此難點就可以在課上拿出來與教師和其他學生共同討論,或者在課下使用自行查閱資料的方式嘗試解決。對于學生的此種需要,考慮到學生可能因為性格的原因不好意思或者不愿意主動與教師互動溝通,因此教師可在實驗課程之前,使用小測驗的方式輔助學生檢查微課學習成果,進而掌控學生不了解的問題,將其納入到課程講解過程中,以保障在課堂上就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實驗中不懂的問題,輔助其實驗的順利完成。
學生在實驗前后,對比自己的微課實驗過程和實際操作過程,可找到自己的操作不當之處,這也是學生進行知識鞏固的依據(jù),此外,學生使用微課來溫故而知新,也可使之不斷強化自己對實驗知識的了解和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