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河北省永清縣北辛溜中心校,河北 永清 065600)
在學生學習英語的初期,如果沒有扎實的語音基礎,那么學生接受英語的速度將會大打折扣,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也無法得到快速提升,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所以,小學英語教師要重視語音教學,要注重語音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發音習慣。
新課改對于小學英語語音教育有著以下幾點要求:第一,認讀詞語;第二,口頭表達清晰、發音語調準確;第三,可按照拼讀規律,讀出簡單單詞。但目前小學英語語音教學尚未完全達到這些要求,仍存在著不少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對于小學生而言,英語基礎是從“零”開始,基本上沒有能夠正面遷移的內容,因此,能夠幫助小學生聯系記憶的東西少之又少,于是小學生大多進行機械性記憶,自然學習效率無法提高。
拼讀能力不盡如人意,一般表現為讀重、讀錯,容易遺忘,多次認讀卻很快會忘記,容易混淆近似發音。
有的學生對于英語單詞與句子有著較好的認讀能力,不過只是按照單詞開頭的字母認讀,一旦出現前面字母相同的單詞就會很容易混淆,那么就會出現讀錯單詞和句子的現象。
文字形象與單詞、句子的讀音無法進行關聯,例如,有的學生嘴里讀著“How do you do”,但是他們可能對照著書本的“Good night”,又或者嘴里讀著“How do you do”,也翻閱到課本相應的位置,但卻疑問在哪一行,上述這兩種情況經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遇到。
教師突破不了傳統的語音教學體系,教學效率低,學生積極性較低,教學方式單一,效果欠佳,并且有的教師并不注重語音教學,認為只要反復領讀學生就能聽得懂。
小學英語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聲音去感知,模仿學習英語語音,這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方式,小學生很難長時間地去注意一件事情,很難維持自己的興趣,這就需要老師來引導。教師可以通過聽、說、唱、玩、演等方式相結合來激發和提高小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小學生對教學內容更感興趣,更容易接受。在學生中設立了一些糾音小組,糾正學生的語音,以達到學習的交流性以及準確性。例如筆者在牛津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的Unit 2Yse or No的“look,read and write”的教學環節中,先播放兩遍錄音,讓全體同學熟悉圖中各種事物的讀音,再分小組進行“read”練習,由小組內的成員仔細聆聽組員的發音并進行糾正,確保每位成員發音準確后再進行“write”練習。
通過創意的教法提高學生對26個字母發音的認識。對于初學者的小學生,教師可以把26個字母與拼音相結合,通過比較,找出它們的不同點與相同點,不難發現26個字母的排列順序與拼音的排列順序是相似的,可以通過這個特點使小學生更容易明白接受,易學易記;還可以通過采取歌唱的方式,把26個字母以學生感興趣的音樂旋律來反復吟唱,迅速地學會26個英語字母的發音以及語調;還可以把英語音標與游戲相結合,讓學生在玩游戲的時候輕松地學到語音知識,從而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
通過轉換48個國際音標的教學角度,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音標教學的目的不僅是學會辨認48個音標,更重要的是學會運用音標來學習英語的能力,懂得怎樣拼讀一個英語單詞。英語教師首先應該從輔音下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這16個輔音跟漢語拼音的16個聲母在形狀上比較相似,還有讀音也比較相似,相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比較容易接受的,可以迅速地學會這16個輔音,以此來增加學生的信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以及學習興趣。教師就可以由簡到難,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學習拼讀能力。
模仿是小孩與生俱來的天性,根據有關研究,一般兒童是在出生4~5年就有學習母語的能力,在我國,通常會運用此階段來讓兒童學習漢語,也有兒童會開始學習外語,也稱為是第二語言的學習。小學生學習語言的方法主要是通過模仿,通過大量的聽說。因而,積極開展“模仿秀”,使小學生模仿老師或教學錄音、視頻中的標準發音,對于做好語音教學很有幫助。需要注意的是:模仿的過程不是機械的重復,教師需要積極創新模仿的素材和模仿的對象。如三年級下冊Unit 7Where?中,除了讓學生模仿課本配套錄音中的對話外,教師還可截取電視劇、電影中找東西或找人的場景,使學生進行觀察和模仿,以提升課堂趣味性,同時增進學生對表示方位的詞語的理解。為加深記憶和提升學生發音的準確度,大量的模仿和反復的練習,是十分必要的。
綜上所述,要想學生更好地學會英語語音,教師的教學方法很顯然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教師要結合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在課堂上設計各種各樣的課堂活動,例如小游戲、競賽活動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看似是枯燥無味的英語語音課堂變成有趣生動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