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艷
(貴州省威寧縣第六中學,貴州 畢節 553100)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化學。由于化學學科本身與我們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進行生活化教學,從學生身邊熟悉的事情引入教學內容,就可以很容易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使學生通過自身的生活經驗來解決化學問題,從而引導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提升學生對化學科目的認識。
化學雖然是高中教育階段中的一門重要的必修課程,也在高考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仍然有很多學生不喜歡學習化學。究其原因,主要因為化學學科本身的知識內容比較復雜且枯燥,比如化學方程式的繁多與復雜、概念公式的抽象難懂等,這些都給學生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和壓力。那么,在高中化學課程中進行生活化教學,則可以將這些復雜難懂的化學知識通過生活實例的方式進行講解,從而降低化學知識的難度,方便學生進行理解。
在目前的高中化學教學中,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化學教學內容比較枯燥,學生的記憶任務量龐大,因此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理想。但是,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通過生活化教學在高中化學中的應用,除了可以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降低高中化學的學習難度外,還可以使學生感覺到化學學科的實際應用性,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從而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將化學知識內化于心,并結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來逐步提高學習質量。
化學教材是教師進行化學教學的根本依據,而化學教材都是經過教育專家精心編排的,是符合高中生學習需要以及身心發展規律的。因此,教師必須要以化學教材為基礎,深入挖掘化學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并善于運用這些因素,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比如,在教學有機化學的基礎乙醇的知識時,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對白酒的度數、白酒中的酒精含量以及白酒的可燃性等內容進行分析研究,從而利用學生身邊的事物來過渡到教學內容上,以提高學生的教學參與度和教學質量。
教學情境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一定的教學目的而引入或者創設的一種以形象為主體的具體、生動的教學場景,用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發展學生的心理機能。其中,教學情境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可以說創設教學情境是新課程改革中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上的海量教學資源以及信息技術的技術支持可以使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設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學氧化還原反應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視頻讓學生了解氧化還原反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然后在學生的交流與討論中引入正式的教學內容,深入學習氧化還原反應。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的重要性,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將化學知識應用于生活實際的能力。
布置課后作業是有效鞏固教學內容的重要手段,因此在結束高中化學的生活化教學以后,教師還必須要給學生合理布置高中化學的生活化作業,切實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化學知識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無處不在,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對生活中的化學進行觀察、調查、研究等,以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
總之,化學生活化教學需要教師善于因勢利導,從一些生活化的問題著手,引導學生從一些生活情境中獲取化學知識,進而利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在化學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能夠讓課堂充滿活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化學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