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艷紅
(河北省大城縣大尚屯鎮青州小學,河北 大城 065900)
小學階段是小學生提高語言能力的重要階段,對小學生語言學習具有重要的影響。針對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的特點進行了深入探討和研究,應重視小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語言水平。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和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要想達到這一教學目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規范自己的教學語言。因為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教師的教學用語會對他們起到引導和示范的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決定了教學藝術的水平。跟其他學科的教學語言相比較,小學語文的教學語言具有自身顯著的特征,文章將從全新的視角分析小學語文的教學語言特征。
隨著社會的不斷向前推進,當前小學語文課本知識相比于以往更加豐富,涵蓋的范圍更加廣泛。在這種情形之下,教師對知識的準確表達和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內容形式多樣,其中包括散文、詩歌以及故事,這些內容在某種程度上對學生以后的人際交往方式產生一定的影響。課本內容中的很多文章都具有一定的深層含義,對于小學生來講,如果缺乏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他們難以對文章深層內涵產生理解。因此,教師在具體教學中要運用形象的語言引起學生的注意力,逐步引導學生對課本內容產生深入的理解,只有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才能讓學生全面的理解課本內容,進而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
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不僅要掌握專業知識,還要具備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助于教師改進自己的語文教學語言特點,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全面的掌握和了解課本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很多豐富多彩的內容,教師根據課本中這些內容的特點,正確地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參與到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當學生遇到難懂有深度的文章時,就需要教師安排合理的教學,分開文章內容為學生進行由淺及深的講解,使學生逐漸掌握文章內涵,提高語文理解能力。教師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應幫助學生轉變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不斷地完善自己,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人們主要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因此教學語言是以豐富的情感為基礎的。而在進行語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體驗課文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讓教學語言所蘊含思想感情加以完善和豐富,從而向學生傳遞文章的情感,讓學生學會通過教師所教授的語言知識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由于小學生情感表達能力較低,并且較難理解文章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師在開展語言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的引導學生,帶領學生充滿情感地描述文章。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受到教師教學語言的感染,從而產生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還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最終將自己對文章產生的情感表達出來。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豐富教學語言情感,讓學生對教材內容有自己的理解和體會,從而調動小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最終使教學質量得以有效提升。
教學語言親近學生能夠讓學生更有效地融入到與教學語言有關的生活場景中,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因此教師要運用形象生動的言語表達方式,以小學生熟悉的方式開展。對于年齡較小的小學生,教師要按照他們的思維習慣,運用教學言語必須要簡單明了,并且言語要生動形象富有樂趣,而對于年齡較大的小學生,教師應當規范自己的教學語言。例如,在開展與大自然相關的教學時會遇到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見的事物,這時,教師可以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利用親近、豐富的語言將學生帶入創設的情境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種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比較容易的接受知識,還能為新課的展開埋下伏筆。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行為舉止是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源泉。教學語言不僅是一種隱形的規范,同時也是一種有聲的模范。“為人師表”指的就是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教學語言的示范性效果。特別是在小學時期,這一時期是學生學習和規范語言的關鍵時期,學生在學習中會模仿教師的言語。因此教師的示范性教學言語是特別重要的,它不僅能夠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還可以在學生以后的語言學習中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應當在語文教學中為學生營造理想的語言氛圍,確保使用語言的正確性。同時,在語文教學中,為了避免使用方言,全部教師都需要通過普通話等級考試,確保在教學中運用普通話開展教學。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
小學生活潑好動,對很多事物都充滿好奇心。而小學語文是一門具有趣味性的學科,小學生在學習這門課程時會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給他們帶來樂趣和體驗。小學語文課堂不應該是枯燥乏味的,也不能是一味地學習課本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多為學生找一些趣味性的語文知識,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學生了解到更多的課外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不斷地完善自己。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的運用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為學生安排合理的語文知識,通過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的豐富性、準確性、規范性和趣味性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素養,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在課堂中是學生學習的領路人,在生活中是學生的好朋友。教師應加強學生個人素質的培養,耐心教學,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