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琳
(承德廣播電視大學, 河北 承德 067000)
首先,漢語言文學具有豐富的漢語內容,教學過程中應將中國語言作為主要的教學載體,培養學生的語言與協調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增強教師教學效果;其次,漢語言文學專業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具有一定的應用性,可以應用到其他專業或社會行業中,因此,專業知識涉及范圍較廣,有利于培養國家和社會需要的人才;最后,漢語言文學專業理論知識多、實踐內容少,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偏重于理論教學,無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影響學生的長遠發展。
教師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過程中偏重理論的教學,無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這就導致漢語言文學教學質量和效率都不高。然而,漢語言文學的應用性教學卻可以讓教師更加側重教師的實踐能力,可以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理論知識靈活地應用到實踐中。因此,教師通過制訂應用性教學方案、優化學生的學習體系,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實踐技能,滿足當前的教學要求和將來的工作需要。同時,教師通過對應用性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可以優化教師的教學工作機制,滿足當前的素質教育要求。由此可見,高校教師應高度重視開展應用性教學的重要性,通過應用性教學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水平。
(一)創新實踐教學內容。
教師在開展漢語言文學應用性教學時,應制定完善的教學機制,對實踐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傳統的漢語言文學教學,只是對學生進行單一的灌輸式教學,學生則是被動地接受和記憶,這會極大地降低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學的積極性,嚴重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結合教學要求和內容,分析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制訂完善的教學方案,使學生不但要掌握專業知識,還要具備漢語言文學應用的能力。在開展漢語言文學應用性教學過程中,將教材內容和實踐相結合,將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相結合,就要鼓勵學生參與學習,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操作中,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滿足實踐教學要求,增強教師的教學效果。
(二)為學生制造情景練習。
教師開展漢語言文學應用性教學,需要為學生制造應用情景,把實踐帶到課堂上來,通過情景練習讓學生提高動手動腦能力,體驗到漢語言文學的重要性。比如,教師可以制造一個企業秘書的虛擬情景,讓學生以企業秘書的身份為某企業策劃一份廣告方案;也可以創造一個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虛擬情景,讓學生以某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身份做一場簡短節目主持。通過這些情景練習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寫作能力和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提升對漢語言文學的實際運用能力,達到通過漢語言文學應用性教學讓學生掌握其精髓和意義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地動手動腦,獨立分析問題、思考問題,提高自身綜合應用能力,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免遭淘汰。
(三)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
教師不但要為學生制造情景練習的機會,還要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因為實踐平臺可以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更好地應用到實踐中,使其得到更好的鍛煉。教師在開展漢語言文學應用性教學過程中,要順應我國應用性人才培養的要求來組織、實施教學,教師和學生要時刻銘記實踐、創新、應用,根據社會和企業的人才需求,幫助學生找到對口企業,為他們提供更好的實踐平臺,讓他們能真正地學以致用。
(四)建設穩定的實踐場所,制訂完善的實踐計劃。前面提到了要想更好地開展應用性教學,就要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但這種方式不夠穩定、不夠完善,要想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實踐教育,就要建立一個既專業又穩定的實踐場所,制訂完善的實踐計劃,從而為學生提供一個相對穩定的學習和實踐場所。因此,學校應努力發展校企合作,學生到企業實踐前,制訂一個完善的崗前培訓計劃,讓學生更好更快地了解企業,從而在更短時間內融入到工作中,施展自己的能力。
綜上所述,高校教師應積極開展漢語言文學應用性教學,堅持以實踐為主,因為實踐本身能增強學生的漢語言文學應用能力,培養出更多的應用性人才,滿足社會的需要,促進社會發展。但是,這個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師充分認識到現階段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采取有效的策略并付諸實踐,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將漢語言文學應用性教學落到實處,當然這個過程是需要教師不斷摸索、不斷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