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羅文
(河北省涿州市下胡良中心學校,河北 涿州 072750)
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學時,由于對情感教學的理解有偏差,因此帶來一系列的教學問題,讓情感教育不能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本次研究將提出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出現的偏差及矯治的策略。
部分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時,對情感教學的目的有錯誤的認知,這些教師認為開展情感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帶著情感學習。實際上語文教學開展情感教學的目的之一,是為了讓學生能與課本文本表達的情感共鳴,在情感共鳴的基礎上理解語文知識。
以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哪吒鬧海》這篇課文為例,這篇課文有一段生動的動作描寫:“娃娃……舉起斧頭……身子一閃……隨便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如果學生在學習時不能與語文文本共鳴,學生便不能明白這一段文本為什么寫得好,寫得生動。為了讓學生理解這一段語文文本中的知識要點,教師可引導學生觀看多媒體片段,讓學生隨著多媒體片段對哪吒這一角色有形象的認知,通過情感的共鳴,學生能了解到哪吒是一個聰明、機靈、果斷、剛毅的孩子,那么如何用語文文本表現這名角色的個性呢?這篇課文用一連串生動、準確的動作描寫來突出哪吒的個性,讓哪吒的個性活生生的展現在文本上。通過情感的教育與語文知識的教學,學生將能理解到應用語文知識表現人物的個性、心情的方法。
語文教師要了解到在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感受情感,而為了讓學生學會表達情感,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的,教師要通過挖掘教材中隱性素材,引導學生了解情感表達的文法,理解語文文本之美。
在語文教學中,應當如何開展情感教學是語文教師需要關注的問題。部分語文教師對這一教學問題有錯誤的認知。這些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時,引導學生閱讀富有情感的文本、朗讀富有情感的詩歌,教師認為這種教育應該能讓學生體會到語文文本中傳達的感情。然而很多時候,教師發現事與愿違,學生似乎根本不明白語文文本中表達的意思,體會不出文本之美。學生之所以無法體會文本之美,是由于學生的生活實踐不足,難以與文本共鳴的緣故。
以小學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趕海》這篇課文為例,如果學生缺少生活實踐,就可能根本不能理解為什么趕海那么歡樂,為什么那么多的人在海邊、海灘上有快樂的心情。如果教師能夠在開展教學以前,引導學生去海灘參加活動,學生便會理解文本中所說的內容。因為學生看到海的美麗,學生會覺得歡樂,所以學生會結合情感與課文文本共鳴;學生看到海之開闊,海灘讓學生的心靈受到洗滌,于是學生會理解作者為什么那般想與大海“親密接觸”;學生感受到了海灘之美、海岸之美、海景之美,從而可以理解作者為什么在趕海的過程中感受到那么多的樂趣。教師通過實踐,能夠把課本中描繪的抽象內容展現在眼前,讓學生對語文文本描寫的內容有切身的體會。學生能用眼睛、耳朵、嗅覺、觸覺感受到語文文本中描寫的內容,可對語文文本有深層次的理解。通過深層的情感共鳴,學生能進一步吸收語文文本知識。
部分語文教師為了在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應用專門開展情感教學的方法開展教學,這種教學方法有時不能突出教學重點,以致事得其反。以一名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春曉》這首五言絕句為例,這名語文教師認為要讓學生理解這首詩歌中蘊含的感情,需要引導學生去看春天的早晨,為了讓學生理解五言絕句《春雨》中包含的感情,帶著學生去看春雨。這句教師大量的應用實踐教學法,花費了大量的教學時間,降低了教學效率。實際上這名語言教師可用全方位滲透的方法開展情感教學。比如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春曉》、這首詩時,可為學生播放多媒體音樂,讓學生在音樂旋律中感受到濃濃的古風古韻;教師可在朗讀時,應用飽含感情的朗讀方法,令學生理解五言絕句中包含的情感;教師在教學時,可引導學生應用扮演角色的方法,讓學生感情這首古詩中包含的情感……應用全方位的滲透,學生可充分的理解這些五言絕句中包含的情感,理解古代詩詞之美。
如果教師應用單一的情感教學方法,可能會讓學生覺得課堂教學的過程非常單調、于是語文教師的教學效率可能難以提高,為了提高情感教學的效率,教師要應用多元化的情感教學方法滲透情感教育,讓學生全方位的理解語文文本中表達的情感。
情感教育是一種能營造學習氛圍、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實踐的教學方法,從理論上說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提高語文教師的教學效率。然而由于部分語文教師對情感教育的認知存在偏差的緣故,使情感教育不能順利實施,從而語文教學效率依舊不高。本次研究指出了小語文教學中常見的情感教育偏差,并提出優化情感教育教學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