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
(重慶市江北中學校,重慶 400000)
《高中語文新課程目標》明確提出:通過高中語文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在生活和其他學習領域中,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并能根據不同的交際場合和交際目的,恰當地進行表達。遺憾的是,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卻倍受冷落,許多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與新課標要求相距甚遠。因此,如何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是高中語文教師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筆者在調查中發現,無論是理科班,還是文科班的學生,面對“您在課堂上積極發言嗎”的選項,選擇“積極”一項的學生寥寥無幾,選擇“不積極”的竟然高達70%,選擇“一般”的25%。一些學生縱使讀寫能力較強、語文成績較好,他們同樣畏懼口語表達。在日常教學中,我們也常碰見:很多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害羞,不愿主動回答問題,老師一提問,大家都低著頭生怕被點到。一些被老師指名回答問題的學生,發表自己看法時,也常常是聲音細小、吞吞吐吐,好不容易說出自己想法了,也是出現語音不標準、語無倫次、詞不達意、言之無物的現象。
一是認識上的偏差。以分數論英雄的測評機制,讓廣大師生的目光聚焦在分數上。從教師來看,語文考試,只筆試,不口試,導致一些老師只重視對筆試起決定作用的書面語言訓練,而輕視口頭語言訓練。從學生來看,他們大都將分數視為學習的最高追求,學習語文就是為了在筆試中獲取高分,至于口語表達能力怎樣,根本不會在意。
二是教學方法的制約。日常的高中語文教學課堂以課文分析、習題訓練為主,過分強調老師主導作用,讓飽受詬病的“一言堂”教學方法至今沒有退出歷史舞臺,學生能夠充分發言的機會不多。對于個別學生在表述上的閃光點,個別老師也往往缺乏對其進行肯定的意識,甚至因過分強調教學進度而將口語訓練拋之腦后。久而久之,學生成了不善于言表的知識存儲器。
三是口語交際環境的缺失。在學校,圍繞備戰高考所開展的海量般的習題訓練以及考試,使得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幾乎成了學生的奢侈品,學生喜聞樂見的各種文藝活動、辯論比賽、演講比賽等倍受擠壓,有關“口語交際”的活動大部分被取代。在家里,家長們也巴不得孩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鮮有和孩子作深入交流,更不會關注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日常溝通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很多學生更喜歡通過網絡QQ、手機微信等方式聊天,“低頭族”現象日趨嚴重,學生正常的口語交際能力日趨減弱。
如前所述,我國當下各級各類學校的語文教育教學實踐中對于口語的重視程度相當有限,基本還沒有建立切實可行的具體做法,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的進步,社會經濟對于人才的要求已經在悄然發生較大的改變,更多具體的工作都需要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去完成,這些工作都需要工作人員具有良好的表達能力,準確、及時地表達和表述自己的觀點,最終實現與整個團隊或公司的交流,傳統的教育教學已經顯得有點滯后了,由于我國當下的教育體系特別是語文教育課程設置對于學生的口語能力沒有足夠的重視,導致畢業走向市場社會的學生無法很好地適應社會,這是巨大的問題。因此在這樣的時代背景和現實狀況之下,加強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就在一定意義上具有了緊迫性,要求我們要及時地將口語能力的培養納入到當前的教育教學體系中去,逐步使口語的相關教學工作長期化、制度化,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有機會面對大眾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與同學、與老師實現良好的互動,應該說這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基本符合當下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應和了時代和社會對于人才的素質要求,這項工作應該是接下來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突破口,具有重要意義。
在高中語文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具有其他學科所沒有的獨特優勢,因為很明顯地可以看到,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其余學科也可以進行一些工作,如歷史學科,就可以組織學生講歷史小故事、歷史人物功過辯論等多種形式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但語文課堂的相關口語表達教學工作可以使這一工作細致化、精致化,是培養學生口語能力的主要陣地。具體地想要把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這一工作具體落實到實處就需要我們其實采取多種方式,多管齊下,為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服務。語文教師可以就一些有爭議的話題組織相應的辯論會,讓學生暢所欲言,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好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使整個活動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除了這些定期組織的較為正式的活動之外,更重要的我認為應該將這一工作落實到每天的日常教學中去,可以隨時課堂提問,讓學生實現表達,與同學交流,與老師互動,長此以往地堅持下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勢必將得到長足的發展,這樣的學生在走出校門才能更好的在相關單位中得到生產和發展的機會。因此,切實采取多種手段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是這一問題的關鍵所在。
學生口語訓練的主要陣地應該是常態化的語文課堂,在每一節語文課堂上,語文教師要給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讓學生就一定的主題或議論、或表述,總之要表達,這個過程無形中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能力。除此以外,學校和班級要定期展開諸如主題辯論會、演講等多樣化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帶動更多學生重視并加入口語能力訓練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