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
(湖南省永州柳子中學,湖南 永州 425000)
隨著人們對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不斷研究和教學實踐經驗的累積,逐漸認識到師生互動的課堂、有活力的課堂、體現師生想法和智慧碰撞的課堂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才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實現高效教學的目標,才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讓數學課堂具有強大的吸引力。
中學數學歷來因知識點眾多、內容難度較大、抽象程度高等特點造成教學任務重的情況,很多中學數學老師拼命在課堂上講課、講題,多給學生灌輸知識,但這不符合科學的教學原則。教師要注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聚精會神的參與課堂。例如老師在講解函數奇偶性時,可以多問學生一些問題,例如讓學生起來總結定義概念,讓學生舉例子,讓學生辨析概念…
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既可以促進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又可以強化師生之間的情誼,讓教師和學生之間更加信任、關系更融洽。關注每個學生做錯的習題及試卷情況,明確學生錯誤的地方。這種通過師生互動、交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才能真正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理解的誤區和知識上的漏洞。
問題是數學課堂的核心,也是數學課堂的靈魂,在中學數學教學中進行互動式教學,以問題開頭,是促進師生互動的有效方式。教師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礎上進行討論,教師也可以適當地加入學生各個小組的討論,從而深入學生群體,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另外,除了教材資源,學生的錯誤回答也是問題提出的素材,只有在錯誤的想法上尋找問題,才能找到正確的方法,加深學生的認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新時代的教育中,學生是課堂中明確的主體,教師也要積極落實這種教學理論,開展教學顛倒,實現教師與學生的平等互動,從而展開高效教學。為了讓學生充分適應這種以自己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氛圍,教師可以提前預備教學顛倒的主題教學,讓學生自己在課前對知識開展一定的預習,并且對于重點難點查找其他資料做好補充和記錄。在具體的課堂中,教師可以針對本堂課具體的知識點隨機抽取不同的學生去課堂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講解相關內容,其他同學和教師就在下面聽課,并且根據學生講課的進度適當提出問題,充分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實現師生的平等互動,讓學生充分明確自己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重視,也通過課前預習,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要想讓學生參與課堂活動,與教師進行互動,需要教師精心設計課堂環節,安排布置課堂活動,給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給學生與老師互動的平臺。這需要教師在準確把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深入了解學生的狀況和興趣點,設計學生力所能及的任務,讓學生有機會參與課堂活動。
比如在梳理正弦函數、余弦函數、正切函數圖像的變化特點,比如周期性、對稱性、單調性、極值等問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整理、歸納這幾類函數的特點。例如將學生分成三組,讓每組的學生負責一個函數特點的梳理,然后每組派兩個代表,一個上講臺畫函數圖像,一個當眾匯報小組的成果。在每組匯報展示時教師要適當的與小組學生交流,提問一些學生沒有注意到的問題,讓小組學生共同思考、回答。在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中讓學生通過參與課堂活動,自主探索、掌握知識,并在教師的指引下準確習得知識。
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激勵學生參與課堂互動、與教師進行毫無保留的交流的基礎。而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是一個長期的、需要花費較多心思的過程。教師在課下、課上都要關心、愛護學生,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情緒感受,對優等生和學困生都能公平愛護,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真心和親切。
例如教師在講解完一堂課后可以多找學生談話,了解學生的學習感受和疑惑,比如對于中學課本中較難的一節:橢圓方程及其與圓相結合的相關知識點,對于學困生甚至中等生來說都較難。此時教師不能講完課就讓學生練題,而是要多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感受,并針對學生的情況適當加強講解,提高學生對這一節知識的掌握情況。
教師不是課堂的主宰者,不能以高高在上、知識傳授者的姿態對待學生,而要考慮青春期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學生的學習基礎,積極主動的溝通互動。例如在安排學生進行小組活動時,教師要多主動的參與學生的討論中,詢問學生有哪些疑難,可以跟學生一同討論;或者在自習課上,主動問學生有沒有疑惑,有沒有不會做的題目,主動幫助學生處理難題,尤其是對于學困生,學困生在數學學習中通常有較多的問題,但是又不好意思或者害怕問老師,學習中的問題就越積越多。因此數學老師要放低姿態,主動關心學困生的學習情況,提出針對性的建議,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
師生互動是當今學校教育崇尚的課堂教學形式,實踐證實師生互動也是高效的課堂教學形式,因此中學數學老師要高度重視推動師生互動的進行,促進學生在課堂上吐露心聲,暢所欲言,與教師成為朋友,共同推進數學課堂的教學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