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河北省容城縣教師進修學校,河北 容城 071700)
古詩文在小學階段語文教育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優美的古詩文,深刻的寓意,凝練的語言,千百年來廣為傳誦,成為我們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寶貴財富,為古老的中華文明增添了無數璀璨的篇章。小學階段學習古詩,能夠有效培養孩子們的愛國情感,提高生活品位和審美情趣,能夠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潛移默化中促成人格的全面發展。
優美的篇章,深刻的寓意,凝練的語言,千百年來廣為傳誦,古詩文成為我們用之不盡,取之不竭的寶貴財富,為古老的中華文明增添了無數璀璨的篇章。它的耐人尋味,它的深刻寓意,它的抒情豪放、它的委婉柔情,無不令人嘆為觀止,感觸至深。我們在“等閑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中看到春日瑰麗的畫卷;從“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中看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頑強的生命力;從“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中體會到朋友間的深情厚誼。因此,加強小學生古詩的誦讀,對培養小學生想象力和豐富的形象思維,以及他們的審美情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啟蒙作用。古詩具有聲韻之美和情感之美的特點,它的聲情并茂,集意境美、韻律美、哲理性于一體,有獨特的審美意義,學生可以從中受到美的熏陶。這些著名詩篇詩中有畫、詩中有情,給人以深刻的心靈啟迪。詩人把自己的信念和情感蘊含在詩文中,正所謂“詩言志”“歌詠言”。古詩文具有簡潔、凝練的特點,學生要借助詩中意境,展開豐富的想象,構成詩文中的畫面,實現誦讀后的跨越。這樣對詩意的理解更加深入,也能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促進智力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古詩文是語文課的重要內容,具有其他語言無法比擬的優勢,要利用兒童時期記憶力好的特點,多背誦,多體會,用聲音表現內心世界。誦讀是一個理解和表達的過程,通過閱讀轉為審美,對于提高少年兒童的道德修養,具有較好的感染作用。《敕勒歌》一詩講解中,我們形象地描述:陰山的腳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四面與大地緊緊相連,看起來好似牧民們的氈帳。藍天下的草原翻滾著綠色的波濤,那風吹草低處有一群群時隱時現的牛羊。陰山是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陰山為背景,給人以雄偉遼闊的感覺。無比圓的頂氈帳將整個大草原籠罩起來。天空是蔚藍的顏色,草原無邊無際。詩人的描寫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牧民的家鄉在“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象中,牧草豐茂,牛羊成群,忽隱忽現,整個草原煥發著勃勃生機。所以我們說,謳歌草原,謳歌牛羊,就是贊美家鄉,贊美生活,把想象中的景物畫下來,才發現大草原如此美麗,多么需要我們熱愛保護啊。一種愛國熱情油然而生,滲透到內心深處,成為生命的重要部分。
詩人通過詩歌來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表達自己的思想,寄托感情,抒發胸懷。情寄山水,托物言志,抒寫自己的所見所聞,通過情、景來創造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讀者通過誦讀,才能體會到詩歌包含的意境。欣賞山水古詩,就好比看名山大川,波瀾壯闊的大海,讓學生開闊眼界,擴大胸懷,給人一種新的感覺、新的境界。比如讀了《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后不僅體會到了詩人的高潔清白以及它不屈不撓的精神,更領悟到了作者絕不茍且偷生的高尚的思想,從而堅定了自己的生活信念。簡單識記不能達到理解的目的,變被動為主動,就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主動地學會積累、探索。因此,我們應通過有代表性的詩文,引導學生挖掘詩歌本身所富含的思想,讓學生真正進入詩歌所描寫的情境中去,實現或滿足自我的需要,從而在學習生活中,能主動地去探索積累優秀的古詩文,達到課標所規定的要求。體會古詩文應引導學生多措并舉,進入詩歌所描寫的情境,體會詩歌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讓學生聯系現實生活對詩歌進行擴寫、縮寫。從而深化學生的認識,促進學生掌握語言的能力。古典詩文斑斕多彩,不僅傳承民族的歷史文化,更是人類智慧的體現。
初期的詩文誦讀,可以不做嚴格的限制,只求熟讀,自然成誦。孩子們沒有什么壓力,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傾心詠誦,不知不覺中,居然背誦了不少的篇章,大大增加了識字量,語言表達能力也明顯提高。教師必須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誦讀興趣,讓他們充滿信心。少批評、多激勵,只要有進步,就應給予表揚,每一個進步都要肯定,讓他們有成功的感覺。感覺到教師對自己的重視,兒童會被教師的誠懇所感動。家長要有和孩子一起讀古詩文的習慣,適時加以鼓勵,濃厚的興趣自然會形成。為創造濃厚的誦讀氛圍,可在每周升旗后舉行誦讀儀式,宣傳發動廣大師生積極參加古典詩文誦讀,將傳統的課前朗誦,變為同學們每天的自覺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古詩文的誦讀成為校園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亮化著學校,陶冶著廣大師生。
孩子們對古詩文的理解,首先以誦讀為前提,班級可以開展“名詩鑒賞”活動,通過有計劃地指導,對學生多加贊賞,選擇他們喜歡的詩篇,讓學生在自由自在地品讀欣賞中更喜歡詩文。兒童有模仿的天性,良好的讀誦情景,會促使他們急切地去體驗,逐漸形成習慣性的接受。一個極具感染力的學習氛圍,再加上孩子們自身的接受能力,通過互相鼓勵,互相促進,學習的興趣就產生了。在學生中開展優秀詩文的誦讀,使孩子們在經典古詩文中學會了做人,氣質也高雅了許多。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學熏陶,人生境界就會十分豁達,一切高尚的修養和人生哲理都蘊涵其中,滋潤生命的田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