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榮 王鑫
(承德廣播電視大學,河北 承德 067000)
因學生的年齡差異,知識水平,思維能力等的不同,致使認知水平不同。所以,依據學生以上特點,兼顧每個學生,合理安排學習小組,能保證小組的任務順利完成;再者,指導學生如何做好團隊的工作,組內的每個成員都要積極發揮自己的作用,與同組的成員相互協調,盡力解決出現的疑難問題,當組內的問題得不到解決時,可派學生選取有代表性的問題記錄下來,以便待到最佳時機共同解決;最后,由每組的代表闡述本組的解決方案,師生共同探討,選取最佳的方案,并給予鼓勵和表揚。同時,各組提出本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其他各組共同探討解決,充分發揮各組的優勢,這樣,不但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的氣氛,而且鍛煉了學生的能力,鍛煉了學生解決問題和培養了應變的能力。因此,分組教學方便于學生更扎實的掌握理論專業知識,還循序漸進的培養和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中職學校的教學手段往往是采用了老式的教學,就是簡單的“教師講,學生聽”,此時的學生如同一架機器,任由教師的擺布,操縱,使用。久而久之,學生會倍感乏味,不能激發學生足夠的興趣,要想改變現狀,就需要改換一種新的教學手段。而情境教學的教學手段則需要教師能夠根據教學內容進行靈活變動,使學生能夠感性的積極主動的投人到教學環境中,成功的教學所需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欲望。從教學過程中的學生的教學位置上看,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是“老師講,學生聽”,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而在情境教學過程中,老師只是一個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引導者,處于教學的主導地位的則是學生,再從教學結果的評價方式來看,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注重學生的最后考核,缺乏機動性、嚴謹性,而情境教學在注意學生最后考核的同時,對學生的教學過程也是相當重視的,能夠整體的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況。重視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大量的感性知識是由觀察后思維而獲得的,理性知識由此而發展起來。因此,技能教學中應注意把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貫穿其中。例如,在電容器充放電實驗中,要求學生用指針式萬用表先練習對電容器質量的判斷,讓學生具體觀察電容器短路、斷路、漏電,以及容量是否減少等方面的情形,引導學生思考,從各種示數中觀察相對的變化與區別,即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然后再用經自己判斷容量合格的電容器做充放電實驗,由此開拓學生的思維。如此舉一反三,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提高課堂的時效性,不但要從學生入手,抓住學生,而且還要從教師入手。課堂中要求學生能扎實地掌握理論專業知識,這就要求必須要有一批過硬的專業知識的教師隊伍,教師隊伍中也需要打好團結戰,教師之間要不斷地進行知識的溝通,交流,切磋,將最精華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另外,學校要根據具體情況,多安排教師到高效調研,汲取精華,多到用人單位搞搞調查,掌握他們招聘人才的標準,要求,以方便在今后的教學中適當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通過調研對專業知識有更高,更深的認識,為滿足社會的需求,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人才。
綜上所述,為順應社會的發展,培養更多的社會所需技術型的人才,中職學校的電子電工專業的教學一定要有時效性。要達到教學的時效性,首先就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計劃的制定使學生既要扎實地掌握好理論專業知識,又要在實踐中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其次,要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和激發,指導他們有主動探究問題的欲望,這就要求學校在安排學生實習時要著重考慮的,實習單位實力一定過硬,學生在這里可以動用一切可以學習的資源,不斷的鞏固加深所學過的知識,還要在實踐中不斷的創新,不斷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果斷解決問題的能力。相信,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在他們的積極配合下,在他們不斷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創新中,電子電工教學定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新型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