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清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城廂小學,河北 保定 073200)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需要更進一步地加強創新,以科學高效的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模式,推動小學體育教育能夠更好地實現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本文結合多年教學實踐,深入分析新課程背景下加強小學體育創新教學的策略,以期對提升小學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小學生全面長遠進步提供積極的參考。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跟教師教學的生動性和啟發性有著密切聯系。如果教師教法單調呆板,學生則會感到厭煩,降低學習效率。比如根據低年級學生具有直觀性和模仿性較強的特點,在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實物、模型、圖片等直觀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對于中高年級的同學,則可以通過一些口訣教學、互動游戲以及分組比賽等形式進行教學,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體育課程改革十分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學法”,注重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有趣的氣氛中和愉快的體驗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加強對學生學法的指導,提高學生自學、自練的能力,讓學生自主練習,通過嘗試、探索,學會學習的方法,從小培養學生正確的體育態度、情感和價值觀。此外,還要加強教學民主,和學生一起研究和改進教與學的方法,不斷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教師可以多采用游戲活動,集體性的運動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行為,多給學生提供互相幫助、互相指導的機會,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多為學生提供創造活動機會。如教師可以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鼓勵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想象各種動物的行走姿勢,中、高年級參與一些游戲規則和方法的制定及改造,多引導學生對事物的潛在功能進行探究,多讓學生在探究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要避免自主變成自流、合作有形無神、探究過于泛化,或將體育課上成純粹的游戲課。
體育源于生活。體育教學內容越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越接近學生的經驗,學生就越感興趣。因此體育教師應該做個有心人,要善于把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常常發生的事件與體育課程結合起來,挑選學生平時熟悉的、喜歡的、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設計學生能夠參與、樂于參與的體育活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自我鍛煉的能力,并能夠掌握一些生活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使身體和心理方面都能夠得到很好的發展。
體育課中不安全因素比較多,不少傷害事故都是來自小學生自身的不良行為習慣,因此在體育課中應對學生進行“三愛”教育。①愛自己:加強自我保護動作訓練,讓小學生學會自我保護方法,了解一般運動操作處理,練習前必須檢查自身和場地器材的不安全因素,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如:投擲實心球時,不能向著人多的地方投擲。②愛別人:加強保護和幫助動作訓練,讓小學生學會保護與幫助的方法,樹立將他人安全放在心上的責任意識。如:見同學有危險時,大聲提醒。③愛器材:教會小學生器材的使用方法。在教學中可以有目的、有組織地安排學生布置、收拾器材,保養場地、器材設備等,培養學生愛護場地、器材的習慣。
要讓學生明確體育鍛煉的目的,把鍛煉的作用與以后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懂得:只有體格強健、品質優秀,才能從容不迫地迎接未來工作、生活中的各種挑戰。例如,為了提高小學生的認識,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一些運動員為國爭光的經典片段供學生欣賞,陶冶他們的情操等等,這樣,不但豐富了教學內容,而且使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獲得了精神上的愉悅與滿足,道德得到了升華,學習興趣也就隨之激發出來了。
教學評價是對教師的教學工作和學生的學習質量做出客觀的衡量和價值判斷的過程,它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可以提供教學的反饋信息,以便及時地調整和改進教學,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筆者在課題中最常用的評價方法有:言語評價(表揚的語言)、行為評價(微笑、撫摸、握手等)、物質評價(糖果、小星星、學習用品等),同時還讓學生相互評價。
當前,身心素質對社會生活生產的影響日益凸顯,加強小學體育教學的創新,是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增強小學生體育知識及運動能力的有效途徑。積極地探尋加強小學體育教學創新的措施,改進體育教學的觀念,以更加豐富多元的方式提升體育教學的效率,在發揮小學生主體性的同時,培養學生科學的體育運動意識,加強小學生的運動能力,從而為進一步提升小學體育教育的質量提供更加充足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