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重慶市巫山縣泰昌初級中學,重慶 巫山 404700)
在初中政治課教學中,由于初中學生的認知范圍有限,處于人生的青少年階段,剛剛形成系統的價值觀體系,對政治方面的意識和概念還很模糊,覺悟層次較低,無法輕易的理解老師口中的政治名詞和語句。這樣一來,給教育工作者在授課中造成一定的困難性。利用初中政治課小結法,歸納總結一些行之有效,簡單而又突出教學主題的教學方式,會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這些簡明扼要的教學方法把復雜的概念變簡單,從難到易,同時培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思維辨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加深對書本內容的記憶,在這樣有特色,有創新的教學風格影響下,既利于學生學習,又減輕了老師的授課難度,從而達到教學目的。本文淺要論述了以下關于初中政治思想課程的教學四法,因為老師個體的不同,學生個體的不同,在教學方式上也一定會有差異性,希望本文論述能帶給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啟發,總結出適合的教學方法。
政治課程中,政治概念較多,因此對于意義相接近,相關聯的課程條目,非常適用于比較法。比較法就是把跨課程、跨段落、跨標題中文字意思相近的概念或知識點放在一塊進行比較,理順其中的關系,最后在對差異之處的存在著重講解,讓學生在腦海中可以運用所學的知識,連接起來思考。既可以溫故知新,又能迅速的掌握新的知識點。例如:把我國的基本國情、基本國策、基本路線這幾個概念排列在一起,可以對之比較,雖然概念都是獨立生澀的,但是放在一起,學生更容易記憶,把他們的關聯性進行理順,梳理。只要提到其中一個概念,學生就會自然與名詞意思接近或者意義接近的概念對比、比較,從而正確的把握知識點,增加舉一反三的能力,有質量的學習。
歸納是對文字段落提干貨的一個教學方法,政治思想課程教學中的歸納法指的是針對課程中的各個不同問題,用其中的相聯關系,提煉出共同特點。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簡明扼要的理解知識,掌握重點,完整系統的學習。歸納法是教學中效果顯著的教學方法,符合知識本身的內在規律,使學生通過對其中的因果關系分析,知道以什么為主,什么次之,有層次,有主次的學習。例如:教師對生產力狀況和生產關系特點的歸納總結后,可以幫助學生對社會發展的共同點是什么,社會更替的原因是什么,是由什么支配的這幾個問題有一個系統的答案,有一個完整的意識形態。這里,可以首先深化總結出社會發展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發展,其次,人類社會發展是由適應生產力的生產關系支配的。經過歸納,生產關系、生產力、社會發展這幾個點誰決定誰,誰與誰有相互作用,在學習系統中就有了一個很清晰的輪廓。
顧名思義,比喻法就是用一些形容性語言,或者對比,虛擬的授課方法將主要的學習知識點進行貼切適合的比喻,用適合的比喻將生澀的政治概念具體化、生動化,形象化的描述出知識,從而清晰的展現在學生面前,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拓展學生有限的思維,不讓其固定在有限的思考范圍內。政治概念和原來在通過老師的比喻后,化復雜為簡單,有效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通常情況下,比喻法需要老師在準備課程時充分的考慮到教材中的知識點,特別是在知識點內容密集,繁雜的情況下,比喻法可以簡明扼要的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加深印象,提高認知程度,從而增強記憶能力。
在政治課程教育課本中,我們不難發現,概念和原理占了巨大部分。也就是說政治課的重點和難點是:概念和原理。往往就是這些概念和原理把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了。因為年齡和閱歷的限制,導致初中學生的理解和認知能力不能很好的掌握這些概念和原理。在這種情況下,有條路的分解一部分知識點,分解復雜的概念和原理往往會提高授課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到黨的基本路線時,概括為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時,概念中很好的就把其中進行了分解。學生可以分層次的進行理解,逐漸滲透知識點。授課者可以受此啟發,將一些政治課書本中的概念以此類推的分解開來,這樣,學生聽起來就較能輕易理解和接受,化抽象為具體,易于記憶。
總之,教師在政治課程教學過程中做為主體,有責任和義務去考慮如何將對書本中的知識更充分、完整的傳授給學生這一客體。在施教過程中,課前備課、課后復習與課中教育同樣重要,可以因時制宜的規劃好教學程序。
結束語:以上說到的政治課小結四法在授課過程中式是密切聯系的,相互影響的,在教學中可以靈活運用,依據教學內容進行分析、改進,使教學目的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總結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希望教育工作者以此為鑒,研究出更多、更好的初中政治授課小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