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瑤
(江西省橫峰縣姚家中學,江西 上饒 334300)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提高初中生現階段的英語寫作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進而實現學生英語學科素養的提高及自身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英語教學方式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結合初中階段學生的特點,秉持因材施教的教學思路,切實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從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現狀來看,教師亟需對自身的教學方式及教學理念進行適當的轉變,結合新課改的要求,積極探索提高英語課堂有效性的具體措施。從對初中英語學科教學質量的評價標準來看,主要集中在學生的寫作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三方面。因此,教師要勇于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完善和優化,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從而實現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扎實掌握,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在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下,教師的教學視野和教育理念往往太過于狹隘,具體來說就是過分重視考試成績,這樣帶來的教學后果就是花費大量時間培養學生的應試技巧,反而忽視了學生英語水平的實質性提高。但是實際情況表明,上述教學方式實在有失偏頗,英語教學的有效性也并未實現[1]。
因此,在當前新課改標準的要求下,教師對英語各方面的教學都要實現均衡化、全面化,切勿過分偏重考試成績的提高,最后因小失大。在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可僅僅局限于表層化的課堂任務的完成及教學進度的追趕。應通過對課堂教學方式的綜合性改革舉措,保障日常英語教學活動的實效性,同時激發初中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英語的熱情與信心。由此可見,提升教學有效性對于當前階段的新課改深入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們真實的英語水平,因材施教,進而結合教材內容制定更具針對性,更加科學化的教學模式,從而在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基礎上,增強初中學生的學科自信,實現英語素養的全面提高[2]。
如前所述,現在大部分初中英語在教學實踐中仍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一味注重教材內容的聽、說、讀、寫、背,受到應試思維的禁錮,所有的教學活動都圍繞著考試開展,而學生也受到這種功利性目標的影響,過分看重考試成績,判斷自己學習效果好壞與否的唯一標準就是分數,這樣久而久之,極易造成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焦慮情緒,使學生難以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極大的削減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熱情,在這種情緒的影響下,容易導致學生在課堂上被動接受知識傳輸,到了課下根本不會在翻開教材自主進行學習探究的不利后果,對于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提高沒有一絲好處。
此外,初中英語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理解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而初中生在這幾部分的學習中感到困難重重,此時,若教師不能夠進行及時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自主探究的好奇心,使學生學習心態的持續消極,長此以往,不僅會削減初中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自信,也會打擊學生們的學習熱情,更加無法激發學生自身擁有的創新學習潛能,最終導致學生排斥乃至延誤英語學科學習的嚴重后果[3]。
初中英語教學要想達到教學效果最大化,師生之間雙向的交流互動是關鍵的教學環節,教師勇于創新,嘗試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適當削弱自身的課堂地位,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保障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努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在一來一往之間發現教學重難點,并以此為依據進行教學目標的明確和教學計劃的制定,通過師生合作共同打造高效課堂[4]。
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引入趣味教學理念,在教材內容的講授中適當的穿插趣味活動,有效緩解學生的課堂壓力,調整學習狀態,比如組織學生進行英語小游戲,課前分享英語小笑話等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由此可見,運用上述的趣味性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既有助于營造優良的學習氛圍,擺脫了傳統英語課堂的乏味與僵化,也有助于創建優良的課堂環境,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樹立對英語學科的學習信心。
保證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是當前新課改形勢下英語學科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初中階段學生的寫作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等對于英語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傳統教學模式弊端的顯露,眾多英語教師都已經意識到提升課堂有效性的重要意義,也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積極轉變教學思路,完善教學方式方法,通過嘗試各種不同的授課方式,對提升英語教學有效性措施進行探索比較,在不斷的試錯中,尋找到最為科學和合理的教學方式,切實提升學生的英語素質和綜合運用能力以實現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實質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