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麗
(杭州技師學院,浙江 杭州 310000)
21世紀以來,移動信息技術發展驚人,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報告,截止2018年12月,中國網民數達8.29億人,其中手機網民數達8.17億人,占比高達98.6%,這一系列數據告訴我們當前移動互聯網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小米手機作為國內的全新品牌,在短時間內快速提升其品牌價值,無不說明著小米手機的營銷方式取得了良好的反應。
小米手機的網絡營銷上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它利用手機發燒友概念制造粉絲效應,通過“米聊”平臺,讓粉絲參與產品設計,滿足年輕人的自我價值的實現,從而開發粉絲文化。利用預售模式,人為的造成供不應求的形象,吸引消費者的興趣,不僅成為手機行業的焦點也減少了庫存的壓力。在網絡營銷上,利用微博進行營銷,占領微博陣地,進行網民口碑覆蓋。此外,小米積極拓展周邊,強調小米生態圈概念,通過生態鏈投資,產品形成多品類化,品牌效應予以凸顯。當然小米手機在網絡營銷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從中得到一定的啟示。
小米一直憑著其CEO雷軍的名人效應在做宣傳,因為其目標人群只在乎性價比。但隨著使用流量明星吳亦凡代言后,肯定會為小米手機帶來很多在乎代言人是誰,在乎廣告的用戶。吳亦凡代言之后,消費者會將注意力放在小米手機身上,會愿意掏錢購買小米手機。
小米手機的客戶群主要以學生、中低端白領、關注性價比的人為主,這個客戶群體粘性很強,但導致了口碑只在這個圈子之中流傳,無形扣上了“低端”的標簽。在開發高端客戶群體時成為了拖累,忽略米粉以外的人對于小米手機的看法,銷售圈就人為的縮小,導致銷售量難以突破。
小米手機以單一的官網線上銷售模式,雖有效的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注意力,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實體店的缺乏導致黃牛黨的產生,產生手機溢價;相對較高的返修率,缺乏線下網點支持,導致無法滿足消費者的及時需求,降低品牌的忠誠度,從而損害品牌的建設。
企業危機的破壞性是不可估量的,若不能及時得到控制,危機會急劇惡化,讓企業遭受巨大的損失。當華為砍掉低端手機項目交給榮耀這個品牌做的時候,小米并沒有對策。最終榮耀直接擠壓了紅米的生存空間,反而是競爭對手抓住了機會,占住了產能,實現了超越。
饑餓營銷為小米贏得了巨額的利潤,口碑營銷給小米贏得了客戶,但過度的饑餓營銷會導致消費者的疲勞甚至厭惡。因此小米在品牌形象建設上不僅應順應時代的潮流和關注鐵粉市場,還需加大市場的開拓。加強品牌推廣的同時從根本上提升企業和產品的實力,樹立消費者理性的認識品牌的意識,提升整個品牌形象。
小米手機雖在產品分類上做了一定的分類,但小米一貫以高性價比而被接受,導致高端手機定價的困難。華為卻在這點上抓住了機遇,以榮耀這樣一個新名稱,成功將華為的高低端品牌剝離開來。因此小米應盡快完成產品類目的細化,這樣才能真正的針對不同的人群開展不同的營銷,從而爭取更大的用戶群。
多年前,小米就開始涉及智能家居生態圈,隨著各種智能設備的推出和智能家居的日漸成熟,生態圈日益壯大。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發展,小米應該加快對人工智能的研發,將所有旗下的智能設備連接起來,為用戶提供更加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活體驗。優化小米生態圈,開發更多APP,提升小米手機和小米智能設備的體驗來牢牢的抓住客戶。
小米一直在增加線下實體維修點,但大部分都屬于授權維修點,維修水平參差不齊。只有改善售后服務,才能真正留住客戶并拓展用戶群體。一方面應該升級服務系統并培訓好客服員工,從而把貼心的服務給消費者帶入家中,另一方面可以增加靠譜維修點并對這些維修點進行考核,提高服務水平,提升用戶體驗的滿意度。
小米是一家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年輕互聯網公司,它為智能手機市場帶來了很多創意和改變。但因為年輕,缺乏經驗,供應鏈和產品有很多不足,傳統的巨頭也會盡一切力量狙擊和扼殺,同時,這些對手也在學習小米的長處。小米獨特的網絡營銷方式雖說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互聯網的時代瞬息萬變,小米絕不能躺在自己的功勞簿上,而應該更加乘勝追擊,走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前列,撰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