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高林村中學,河北 保定 072550)
新課標指出初中英語教學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其樹立英語自信,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英語教師要利用好英語課堂教學、優化創新教學手段,用心引導,加強學生英語相關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幫助學生養成一種正確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利用好課前以及課余的時間,鼓勵其積極學習、自主學習,靈活運用身邊的學習資源,發散英語思維,提升英語核心素養,培養和發展終身學習的意識和思想。
幼時,我們在父母周圍牙牙學語,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我們漸漸地知女媧精衛,人文古今。如今,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步步邁開,英語作為全球通用的語言之一,我們在老師的教導下、在周邊環境的渲染中學習英語,了解外國文化,也是要從牙牙學語開始到朗朗上口。大部分學生學習英語都存在一定的困難,學生不敢學英語、不愛學、不會學等等。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就成為英語教學中一個嚴峻的問題[1]。
教師要培養和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興趣,繼而增強其個人學習英語的能力,為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和提升英語教學的效率創造條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激勵學生積極好學、發散英語思維、摸索出屬于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進而發展英語核心素養,讓學科英語在生活中活靈活現,發揮語言的魅力。
為提高初中英語的教學效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教師要摒棄原有的怠慢的教學態度,自身先重視起來,用行動和熱情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凸顯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多關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變化和學習需求,建立師生間更為密切與和諧的交流和互動。讓英語課堂“活”起來,多運用幽默的、趣味性的教學語言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英語課堂中學習,讓學生敢學英語、想學英語、會學英語[2]。
教師不能一味地主宰45分鐘的英語課堂,要預留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安排。無論是自我消化、自我反思、自主探索,都比教師的填鴨式教授有效。但要更高效地利用這段自由時間也不容易,教師要做好充分的引導和監督工作,讓學生真正地自主學習。在完成階段性教學任務之后,教師要盡量留給學生消化的時間,多問問學生是否掌握本堂課的知識內容,多與學生交流學習后的情感變化,或許在充足的時間中學生可以就這些內容提出疑問或新的想法,發散其英語思維[3]。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問答環節,鞏固學生所學知識,解答學生提出的疑問,教師了解教學進度之余,亦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自主學習并不是一個人埋頭苦學,凡事都要講求方式方法,英語的自主學習也一樣。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自主學習方法,比如看美劇、聽英語演講、而這些不能只看看,還要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就是要注重英語實踐,讓英語學習不再局限于校園這一角,或是紙上談兵。要抓住機會和身邊的資源,積極用英語交流,要大膽說,樹立英語學習的自信。
可以適當開展英語第二課堂,如英語角、英語朗誦和表演比賽等,多利用信息多媒體技術,活躍教學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學習英語的熱情,鼓勵學生發散英語思維,鍛煉英語口語能力,提升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創建高效課堂[4]。
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教學目標合理地劃分小組,盡量每組安排一兩名積極外向的學生帶動組內學習,而且小組成員必須多元化、各有所長,使同學能借身邊的資源接觸到不同的知識領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師生同參與,營造和諧積極的合作氛圍,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合理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應用具有啟發性和探究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正面積極的評價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樹立英語自信,教師不能只關注學生的書面英語成績,要及時對學生的日常表現做出評價。多注重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書寫和英語思維等方面,亦可組織學生開展自評,自主評價階段性的學習成果,總結學習方法,這樣有利于促進學生積極自主學習[5]。
教師應立本于學生基本的英語能力學習,積極引導其進行自主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對字、詞、句的聽、說、讀、寫和理解,并學會運用已有知識來處理問題,發散英語思維,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要注重營造和諧的課堂關系,讓學生們敢學英語;重視英語課堂上的自主學習,給學生反應的時間;要不斷創新并教會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方法,利用好身邊的資源,抓住每一個學英語的機會。教師提高自身學科知識和專業素養的同時,也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和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提高其英語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