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新疆巴州石油第一中學,新疆 巴州 841000)
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不僅需求有廣博知識的學者、知識分子,更需要有健全人格、情商高超、有正確價值觀的人才。在中學教育階段,受到成長規律和認知規律的影響,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還存在著諸多問題。
進入中學階段,學生也開始進入青春期。在這一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在“飛速”成長,初次感受的“成熟感”讓他們自認為“我已經長大”、“我需要自己的主張和自由”。當超前的自我感覺和實際的認知能力不相符時,對抗、叛逆就變得順其自然。當他們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愿望不能實現時,他們就需求一種極端的方式進行宣泄,并渴望達成自己的意愿。當然,逆反心理是中學階段學生的正常現象,也是成長的必經階段。
由于處于特殊的成長階段,學生有豐富、敏感的情感,但仍不健全。基于這個特點,他們內心開始萌生從未有過的情愫,對異性朦朧的喜愛,面對這份初來乍到的情感,他們表現的束手無策,往往以暗戀等形式埋藏于心。由于心智情感成長不健全,在這種突兀的感情前,表現出或興奮、或激情、或失落、或憂郁的情感狀態。
另一方面,在當前的家庭結構下,許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習慣了“小王子”、“小公主”的待遇,身上流露出嬌生慣養、意氣用事、缺乏團體意識、責任意識,不愿與人分享等多種特征。而且,還有部分學生生活在留守家庭,單親家庭,長期缺乏關愛,形成了嚴重的自卑感。基于這些成長環境,容易形成孤傲不馴、冷漠自私、進取心不強等心理情感。
在中學階段,由于受認知能力不足等原因,學生難于正確地明辨是非對錯,辨別真理謬誤,同時,又由于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容易侵染不良的行為習慣,特別是當有外因進行誘惑指示時,更是容易涉足不良行為,陷入違法犯罪的泥淖。
中學班主任工作是一項系統、復雜的綜合工作。對進行班級管理時,要充分遵循中學生的成長規律和認知規律,不要用傳統的,站在學生對立面的教育視角對學生進行管理,而要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進行平等親切的對話,對于學生的行為、情感勿需做隨意的點評或批評,而要朝正確的方向進行鼓勵和引導。
班級是學校管理的“細胞”,眾多的班級匯聚成學校的有機整體。在班級管理中,既要注重學生的文化知識學習掌握情況,了解學生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更重要的職責是作為學生思想的引領者,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做一個人格健全的公民;打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形成良好的班風班貌。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要全面實施“陽光教育”,更多地給予心靈關懷,讓每一位學生感受的老師的關愛、班集體的溫暖、社會的關切和期待。通過“陽光教育”,培育中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幫助去除內心的“塵埃”,煥發出積極向上的朝氣與活力。
要培育中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積極向上的環境是關鍵因素。良言一句三冬暖,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要以“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理念,引導教育學生,讓他們形成愛讀書、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讓思考人生真善美成為激活思維的源泉,通過思想的進步,自覺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創設一個文明開放的環境,讓每一個中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受到熏陶,并內化成向賢思齊的行為實踐。同時,在班級管理中也要因材施教,要根據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心理傾向,給予心理疏導,對于桀驁不馴的,引導他要溫婉文雅;對于內向憂郁的,鼓勵他多參加集體活動、社會實踐,鍛煉培養成練好的情感素養。
一個人的價值取向,決定其行為方式和人生態度。在中職德育教育中,班主任要做“燈塔”,善于指引、鼓舞和激勵,通過“我來描繪新藍圖”、“我的未來人生”、“謝謝,有你”等感恩激勵活動,讓他們進一步深化其對親情、友情、愛情等價值觀念的認識。在交融碰撞中,讓中學生掌握處理與父母、與師長、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也鍛煉了他們將來處理與社會、與同事等多重關系。
每一門功課的教育目標都不是單一的,語文教學也一樣,除了全方位培養學讀寫聽說的語文素養,其中蘊含的人文情懷、情感價值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因此,在各課程教學中,要努力實現“三維教學”目標,通過內容形式的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價值情感。比如,在語文課程中,荊軻刺秦王的愛國、勇敢;將相和的團結一致等等,都是情感價值教育的良好素材,要充分用好這些素材,培養學生成為“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新世紀人才。
雖然在中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中存在著諸多問題與缺點,但是,隨著教育改革的縱深推進,改革目標聚焦基礎教育,努力實現教育資源平衡。作為塑造中學生“靈魂”的教育手段,班級管理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瞄準中學生的情感、心理特點,實施“陽光教育”,予以更多地激勵和鼓舞,將促進中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