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貴華
(重慶市大足區智鳳小學,重慶 大足 402360)
互動教學策略是指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為實現教學目標采取的行為方式,教師和學生之間通過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產生積極的改變。采用互動式教學可以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科學地完成各項教學任務。教師可以合理掌控教學秩序,實現技能傳遞、實踐指導、任務傳遞等具體任務,通過這樣的互動教學,教師可以及時得到學生的信息反饋,加深對教學方式的理解和認識,調整教學策略,適應學生的個體發展。
小學體育教學中師生互動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首先。是師生互動有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學生是課堂的主體,特別是在體育學科,有很多地方教師是無法代替的。當學生擁有較強的主體意識的時候,他們才能夠將興趣與欲望放到課堂上來。而通過師生互動,才能夠讓學生真正意義上參與到體育學習中,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其次,師生互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可以讓學生轉變被動的學習模式,讓教學更加順利。因此如何激發學生興趣,也成為了體育教學的關鍵。從實際角度來說,一般小學生對于體育的某些內容是存在一定恐懼心理以及未知心理的,因此就需要教師通過互動,讓學生減少恐懼心理,通過互動讓學生產生積極的興趣,提升他們終身學習的意識。
從實際角度來說,體育課堂對小學生有著較強的吸引力,同時在體育課堂上不用像其他主課那樣束縛他們,教師也不用刻意的與學生保持距離。體育教師應明確體育學科中自己的優勢,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學生,這樣才能夠加強互動的有效性。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保持自己一個觀察者的身份。因為小學生由于成長背景與家庭背景、先天因素等方面的不同,他們是有著明顯的差異性,對于同一個事物是有著不同的看法的。所以,在平時教學中,教師就需要從學生差異化的角度出發。分析每一個學生的特點,遮掩在之后的互動中也有針對性。其次,教師在了解學生的時候,應當轉變傳統觀念。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是課堂上的主宰者,學生與教師的地位存在著較大的差別,這在很多時候都不利于教師去了解學生的。因此,就需要教師注重自己與學生之間的平等,學生也有權利向教師表達自己的看法,只有處于一種平等的狀態,學生才能多角度的展現自己,讓教師明確學生自身的特點。當然,民族平等,并不是要讓小學生自己無意識的放縱,在營造平等氛圍的時候,教師也應當注重自己的影響力,這樣學生才能與教師打成一片。
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在平時的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重視學生的這個特點,積極為學生設計相關的互動游戲。同時,為了提升游戲的趣味性,體育教師大可以放下自己的“架子”參與到游戲中,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提升課堂互動的有效性。
比如說,在丟手帕的互動游戲中,考慮到這種游戲流傳已久,學生在之前學習或是生活中可能已經進行過很多次。這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集思廣益,發動自己的創新思維,將自己的一些新想法放入到其中。比如說,有的學生就會說,將手帕替換為足球,然后抓人的同學需要一邊踢足球一邊抓人,而為了防止逃跑的人速度過快,逃跑的人就可以以快走來代替。那么在開展游戲中,教師就可以身先示范抓人的人。這樣做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同時也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評價可以說是師生互動的關鍵環節,同時也是奠定課堂教學的基礎。在實際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應重視以下幾點。
首先,教師要注重評價的過程性。以往小學體育的教學評價,只是以結果下定論,這不僅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同時也會對學生的課堂積極性造成影響。所以在實際評價中,教師應重點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多元化表現,如態度、能力、方式等,而將最后的考驗成績作為一個參考數值。比如說有的學生,雖然最后考驗的成績不怎么好,但是他們在課堂上態度比較積極,并且也積極的投身到實踐中。針對這種學生的評價,教師就應以鼓勵與贊揚為主。這樣會讓學生對體育課堂產生較強的積極性。
其次,教師要注重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傳統評價,只是單純的從教師到學生,這種評價在學生開來是比較恐懼的,他們在一些時候會擔心教師對他們進行批評。為了產生更好的師生互動效果,教師就可以將評價方式變得更加多樣起來。比如說“生對師、生對生、小組互評、學生自評”等。這些評價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進行充分的反思,同時也能夠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實現有效的師生互動,一方面能夠使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讓學生發現體育運動的魅力,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另一方面也能夠在學生有所收獲的同時提高教學效率,構建高效的小學體育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