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祥
(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永隆百第希望小學,江西 贛州 342622)
小學語文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教學平臺,但是學生存在兩極分化的現象,部分學生學習成績較好成了學優生,部分學生則學習困難成為學困生。在新時期的教育環境中,關注學困生,轉化學困生,是語文教師必須關注的要點,因為學困生的存在會直接影響整體教學水平。賞識教育是轉化學困生的一個重要方法,而且不僅可以促進學困生的轉化,對于學優生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語文教師需要對此展開思考,找到將賞識教育融入小學語文教學的具體策略方法。
賞識教育是近些年興起的一個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與以往的批評式教育正好相反。從傳統教育模式來講,批評和懲罰在教育活動中是相對較多的,尤其對于學習表現不好的學生,幾乎很少得到稱贊或表揚,批評或懲罰偏多。然而,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育的初級階段,在這一時期給予學生過多的批評懲罰,會對學生幼小的心靈造成傷害,導致學生出現厭學或其他問題,成為學困生。在教育事業不斷進步發展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教師關注到了這一問題,由此催生了賞識教育這一理念,這種教育理念的主要內涵是指在教育過程中要給予學生積極的稱贊與表揚,學會欣賞學生的長處,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自信。簡單來說,賞識教育就是從學生好的一面看待學生,同時兼顧差的一面。這就改變了以往以批評為主的教育局面,讓學生得到更多的鼓勵與肯定,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賞識教育的內涵非常豐富,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具有積極的作用。不過,要想賞識教育發揮出預期效果,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則,下面具體說明。
對于小學語文課程而言,主要的教學內容是語文知識,包含拼音、字詞、課文理解、寫作等方面的內容。不僅如此,隨著課程改革的推行,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基本任務與要求,這就大大增加了教學難度。從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的具體情況講,學生方面表現出了一些問題,如積極性不高、課堂不認真、抵觸語文學習等。這些問題加深了教學困境,讓語文教學難度加大。而賞識教育則可以對語文教學起到多方面的積極作用。
要讓賞識教育發揮出切實的作用,還需要關注幾個基本教育原則:首先,賞識教育雖然主張多對學生進行表揚與稱贊,但是并不代表就忽視學生的問題不予批評,并不能放棄批評。賞識教育講究中表揚輕批評,也就是要以表揚為主,批評懲罰為輔。一般來說,表揚與批評應該同時存在,二者之間保持三七開的比例最適宜,也就是七分表揚三分批評,這樣更加容易讓學生接受,也不會挫傷學生的心靈。其次,賞識教育肯定了學生之間的差異,這就要求教育活動針對性地進行。賞識教育的一個基礎前提就是肯定并理解學生彼此間的差異,區別對待不同的學生,從學生實際出發組織對應的教學活動。最后,賞識教育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賞識教育并不僅是對學生進行簡單的稱贊表揚,還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行激發,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在學習中更加專心致志,確保教學活動不斷優化。
賞識教育的作用顯而易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把握賞識教育承認差異、允許失敗及激發學生熱情的基本內涵,對賞識教育予以合理滲透,構建全新的語文課堂,推動學生積極發展。
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融入,需要秉持科學辯證的基本思想,也就是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對于學生該稱贊表揚的方面,不能吝嗇贊美之詞。對于學生該批評的地方,也不能視若無睹。簡單來說,就是遵循七分表揚三分批評的基本原則,從事物的兩個對立面出發評判學生的學習行為,科學落實賞識教育。比如,教學《畫楊桃》這篇課文時,課文的主旨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是從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事物,會看到不一樣的模樣;二是要堅信自己看到的事實,不能隨波逐流被別人的看法影響。在教學中,可能有的學生就會出現理解上的偏差,對課文主旨的認識出現錯誤。在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教師不必急于直接批評學生,而是可以先肯定學生的思考方向或思維模式,給予學生一定的肯定與稱贊,再點出學生思考上的不足,這樣表揚中夾帶批評,學生便能很快接受。
除了因材施教與科學辯證地進行賞識教育之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還可以通過與學生一起游戲活動的方式落實賞識教育。從目前教育活動來講,游戲教學模式正日漸興起,在課堂中通過游戲進行教學已經成為不少教師的共同選擇,因為游戲教學既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又可以讓理論知識具象化呈現。所以,融入賞識教育可以通過游戲教學實現,教師與學生一起參與到游戲中,在游戲中對學生適時稱贊,還可以通過游戲角色的身份稱贊學生,打破師生關系的限制,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比如,教學《曹沖稱象》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扮演曹操這個角色,讓學生扮演其他大臣及曹沖,對課文故事內容進行表演還原。教師在表演中可以對每個學生提出的想法進行稱贊:“這個想法不錯,但是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呢?”通過這樣的形式在游戲過程中給予學生稱贊表揚,實現賞識教育的融入。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賞識教育,對于學生進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對此形成一定的認識,在教學中通過合理的方法融入賞識教育。具體而言,需要立足因材施教理念進行個性化教育,以科學辯證的眼光開展賞識教育,還可以與學生一起游戲進行賞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