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丹丹
(開灤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呂家坨礦業分公司,河北 唐山 063100)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與發展過程理論與實踐的不斷探索,是指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與發展下黨思想與行為產生的基礎理念,是遵循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與發展要求的理論研究與創新成果,蘊含著豐富的黨建思想與方略。
1)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加強黨的建設,首要任務是加強思想政治建設,保證全黨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我們黨始終成為有理想、有信念的馬克思主義政黨。著重從思想上建黨,這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偉大創造,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在1929年12月28日的古田會議之中,為了解決當時黨內的平均主義、享樂主義、極端民主化等問題,毛澤東同志創造性地提出了用先進的思想理論武裝無產階級政黨的口號,開辟了中國共產黨思想建黨的成功之路,形成了中國共產黨的建設獨特的政治優勢。2)革命理想高于天“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是指引人生奮斗方向的明燈,而信念則能決定人們事業的成敗。有理想的人們才能夠確定自己前進的方向,才可以有自己不斷奮斗的目標,而理想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因為中國正處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共產黨把徹底地反帝反封建和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當作自己的革命理想。在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共產黨把帶領全國人民共同走上富裕的道路作為自己的革命理想。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為自己的革命理想。理想因其遠大而為理想,信念因其執著而為信念。
1.真訓實演,全面提高應急能力嚴格執行《軍事訓練條例》《民兵軍事訓練大綱》等軍事訓練法規,結合上級訓練指示,安排好民兵預備役人員訓練,嚴格訓練標準,保證人員、時間、內容、要求四落實。破解裝備器材受限、師資力量薄弱、訓練場地匱乏等普遍存在的難題,采取模擬簡便器材替代實訓器材,與地方應急部門和高校共享教學資源,搞好各種訓練保障。遵循訓練規律,按照先基礎后應用、先技術后戰術、先專業后演練方法,杜絕訓練“走過場”搞“假把式”,提高遂行多種任務的能力。2.精編整編,建強配齊應急隊伍根據形勢任務的需要,結合轄區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密切關注轄區社會動態,按照“組織健全,訓練有素,規模適當,反應迅速”的要求,建立民兵應急隊伍,提升應急分隊“平時服務、急時應急、戰時應戰”的能力。針對“人員分散集中難、外出務工在位少、崗位職責協調難”等現實問題,按照“專業對口、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就近支援”的原則,及時調整優化結構,確保配齊建強應急隊伍。
1.強化黨管武裝堅持黨的領導,必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結合議軍會、軍事日等活動,將武裝工作列入黨委議事日程,加強黨對武裝工作的具體指導。地方黨委、政府應始終把服務保障部隊能打仗、打勝仗,作為黨管武裝工作的重心,大力支持部隊加快戰備工程建設、完成重大演訓任務,在政策上給予傾斜、人力上全力支持、經費上優先保障。2.弘揚雙擁傳統擁軍優屬,增強軍人軍屬榮譽感和成就感,關系到國防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大局。擁政愛民,體現人民軍隊的性質和宗旨,是我軍特有的政治優勢。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主動作為,以實際行動贏得地方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尊重和支持;適應新形勢,創新工作方法,引導廣大民兵預備役人員積極參與精準扶貧,支持地方經濟建設;依靠地方黨委、政府解決軍人軍屬后顧之憂,努力開創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新局面。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各個領域、各個行業都能從這一思想中汲取營養,明確方向。學習宣傳首先要涵蓋不同對象,在面上覆蓋,同時要適應不同對象的特點,開展分眾化、差異化的學習教育宣傳。對武裝干部這一主體,以各級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為引領,以領導干部為重點,發揮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將學習效果切實轉化為思想認識層面的提升攻堅克難的實際行動。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全面融入單位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打牢思想基礎。抓好面向基層的理論宣講,依托已有的理論宣傳陣地和平臺,探索創辦學習宣傳載體,在以往面向基層武裝部門大規模集中宣講的基礎上,適應對象化、差異化、分眾化、互動化的特點,組建宣講小分隊,面向企業、農村、校園、社區等開展形式多樣的宣講活動,采取聽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運用生動鮮活的語言,做好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的宣講工作。推動武裝理論學習教育不斷向全社會拓展,抓好面向社會各界別、各領域的宣傳普及,加大學習宣傳的覆蓋面和針對性。
基層武裝部是構成我國基層政權以及國防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立在完善基層政權組織基礎上的國防后備力量,其建設質量的優劣會對我國國防后備力量的建設規模以及反應速度造成直接影響,對國防后備力量建設的成效發揮決定性的基礎作用。因此需要進一步加強新時代武裝工作建設,為我國國防后備力量的壯大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