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聰明
(河北省張家口市懷安縣第三堡中心學校,河北 張家口 076186)
從作文評改角度來探究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主要是因為評改是目前衡量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語文教育中衡量學生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該有意識地依靠評改來引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和寫作思維的拓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寫作技巧。
在小學作文評改過程中,教師要將評改的標準傳播給學生,而不是簡單從得高分入手,對作文進行評改,很多情況下在評改過程中,對評改的標準和目標基本都是以教師為主,認為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已經學習了的評改目標,因此對評改目標不注重結合具體教學,導致學生寫作缺少指導性,出現一些不應該出現的問題。
如《XX的自述》的習作課中,我在組織學生進行寫作之前,就將此次課堂的評改目標和內容明確告知學生,此次習作課中對以“我的自述”為標題的寫作內容印象分為零,因為太多人寫這個標題了,標題要新穎化,其次是錯別字問題,出現錯別字印象分為零,因為我已經強調了錯別字,而且我們在之前的學習中也強調了打腹稿和草稿的相關要求,此時習作是打腹稿和草稿的訓練,同時,作文寫作不能平鋪直敘,要應用素材,可以是之前我們學過的,也可以是自己創作的,最后,本文是《XX的自述》,需要構建一定的場景,要切合主題對“人物”進行描寫,寫作內容必須要條理性,而且此次習作課中,我只看段落第一句,第一句必須是總結性的,如果不能點名主旨則判零,每節習作課,根據內容我都會設置一些明確的評改要求,從不同層面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寫作內容,這種定向寫作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當前小學作文教學中我認為過于注重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在習作課中過于強調不要干預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我認為這種思想是不可取的,小學生習作應該根據每節課的內容做好具體的評改目標,讓學生了解點評的基本要求和寫作具體形式,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習作水平和質量。
小學作文評改方法的使用有利于提升學生寫作技巧。小學生作文寫作水平已經產生了個體化差異,這些差異體現了學生寫作知識運用能力水平,而這種差異如果簡單依靠教師引導,效果并不顯著,因此在評改過程中要注重發揮學生的力量,讓學生去點評,給予學生點評空間,去發現和彌補自己的不足。
如《學用象聲詞》的習作課中,我組織學生使用恰當的象聲詞進行寫作,讓自己的文章錦上添花,作文寫作主題不限,內容不限制,但應該注意象聲詞的使用。寫完以后,我將班級按照四人一組的方式進行分組,相鄰兩組互換作文卷子,小組每個人都要評改一遍其他人的卷子并打分,推選出一篇優秀的文章交給對方,并給出具體的評語,評語中要注明自己寫作的內容與優秀作文相比是好是壞,為什么?如果自己的文章不好,對方的文章有什么需要自己借鑒的地方?這些內容都要以評語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樣學生在評改過程中加入了自己對文字的思索,同時也給了優秀作文作者極高的評價,對雙方寫作信心都有幫助,進而在寫作技巧和寫作方式中得到靈感,在后續應用中提升寫作技巧和水平。
小學作文教學評改過程中,教師要敢于發揮學生優勢,放手讓學生參與到作文評改之中,從學生角度去學習優秀范文的寫作技巧和語言表達形式,這與教師以范文分析寫作技巧相比具有明顯優勢,因為小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心,其他人能寫出來的,自己都可以模仿和創造,以期提升自己的寫作技巧和水平。
小學作文教學中,做好評價內容和形式有助于促進學生寫作思維的拓展。作文的評價有很多形式,可以是評語,也可以是打分,還可以當面批改,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應該靈活運用評價形式,刺激學生進一步思考和發展。
如《看圖寫故事,寫好對話》的習作課中,由于學生依然處于寫作的起步階段,而看圖寫故事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理順寫作思路,可以完整寫作,而不會產生因主題不清導致寫作內容不集中,不知道如何下手的情況。看圖寫故事也容易進行評改工作,我根據對學生的情況了解,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基本都是打分制,對寫作水平一般和稍差的學生采用評語制,點出其寫作中的缺點和寫作修改方向,而對于本來寫作水平比較好,但在看圖寫故事中寫作沒有達到理想水平的學生以及寫作問題比較多的學生進行當面批改,讓學生當面修改,然后我再次批改,如果時間來不及,我當面批改后讓學生以家庭作業的方式進行寫作,而且要注重時效性,通常我會讓學生在放學后1~2小時內拍照給我,因為時間越長,面批的效果越差。
評價方式的不同對學生寫作的修改和水平提升效果也不同,但都是對學生寫作思維的拓展。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面批,很多教師認為面批會傷害學生自尊心,不愿意面批,我認為應該注重面批,只需要注重說話的方式和語氣即可,不要過于忌憚面批。
小學作文評改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從評改目標、評改方式和評改形式等入手,幫助學生明確評改要點,拓展寫作思維和寫作思路方向,提升寫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