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俊琴
(河北省張家口經濟開發區姚家房小學,河北 張家口 075132)
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因此,可以說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為重要。師德才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人格特征的直接體現。作為班主任是對學生影響最大的教師,所以班主任教師的師德就更為重要。
經過探索性因子分析,該量表的克倫巴赫信度系數為0.800,KMO值為0.865,說明這七條陳述項目適合做因子分析,量表內部的一致性和穩定性較好。
第一,班主任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成為學生道德人格上的楷模。班主任的職業特點和性質決定了教師必須做“人之楷模”。因為教育勞動對象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有個性,這就要求班主任的行為時時處處起表率作用。成為“以身立教”的典范。品德教育既要言傳,更要身教。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一語道破身教的重要意義。因而班主任教育學生不能只靠知識和說教,更要靠人格與其道德示范,這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教育者的人格與其風貌對學生的意識和人格的形成,對學生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都將起著決定性作用,班主任應具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無私愛心;尊重學生,愛護學生,教育學生。這樣的班主任才能真正成為學生心中永不磨滅的人格楷模。教育學生要有積極進取的生活目標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能正確認識自己,有自信心,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力,性格開朗,心胸坦蕩,誠實守信。
3.提高法律意識,依法維護職工的利益。做好工會工作,必須樹立強烈的法治意識。作為群眾組織的工會,既要承擔民主管理工作機構的職責,又要支持代表政府行為的行政管理,還肩負著組織廣大職工學法、知法、用法、護法的任務。及時將廣大職工的愿望和要求,通過工會反映、呼吁,行使工會的維護職能,這就需要工會干部增強法律意識,做到依法治會,依法維護職工的利益。這對我們每一個工會干部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有很強的法律知識,并且能夠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工會自身權益和職工合法權益的更高要求。
第二,班主任對待學生要有“溫度”既是慈母,又是嚴父。班主任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是情感教育,需將自己的感受和真切體會傳遞給學生,使他們產生共鳴,受到感染,取得效應。因此,班主任工作一定有愛的“溫度”獻上一片愛,溫暖每個學生的心。班主任的溫暖來自對教育事業的責任,來自對學生的愛。班主任把自己滿腔的愛奉獻給學生,要進行微笑教育,對表現好的學生要滿腔熱情,對犯錯誤的學生也要控制溫度。因為只有這樣,才會溫暖犯錯誤學生的心,使他重新蘇醒、振奮。有一次,我班發生了一件失竊案,經過學生提供的情況和我的綜合分析,查出了偷東西的學生。照例說下面的事情就好辦了,把那個學生叫來,教育后處分。但我想到這樣做,雖然可以很快了結,可是教育意義不大,我感受到應從塑造學生心靈入手。我把那個學生叫到操場(不要叫到辦公室,更不要叫到教室里談話),對他著重講了調查的結果、應該正視自己犯的錯及其危害。又講了我對他的期望,并給他時間考慮,允許他從錯誤中自省。結果他自己承認了錯誤,并痛哭流涕。雖然他交待的問題是我早已掌握了的,但是他自己承認的效果比逼他在事實面前承認的效果好。班主任對學生要有滿腔熱情,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和兄弟姐妹,有時班主任表面也體現出像母親、姐姐對待孩子、兄妹一樣的嚴肅,但這種嚴肅并非冷若冰霜而像水瓶一樣,外面是冷的,膽內是熱氣騰騰的。嚴肅只是解決問題的手段,是暫時的,是“溫度”的一種特殊表現。
第三,對待個別學生,班主任不能只是喋喋不休的教導,而是建立在尊重、信任基礎上的聆聽。剛開始擔任班主任時,我確實慶幸自己擁有妙語連珠的口才,將面前的學生說得啞口無言、目瞪口呆、垂頭喪氣,我認為這是他們理屈悔改的表現,十分得意自己能夠如此輕松地解決學生問題。然而事實證明,這種教師單方感覺良好的談話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使問題潛伏下來,成為橫亙在師生之間的一道情感障礙。正如一位教育心理學專家所說:當你滔滔不絕而學生沉默不語或點頭稱是時,并不意味著問題的解決,這只不過是學生想盡快逃脫你的喋喋不休的一種手段罷了。我是在與班上一名男同學由“對抗”到“對話”的關系的轉變中逐漸明白這個道理的。這個男生一開始就給我留下了“頑劣”的印象。新學期開學第一天,他就接連和3個學生發生口角,當我為3起事進行調解時,這個男生態度非常強硬和憤怒,他一邊痛述對方的種種不是,一邊用不禮貌的肢體動作表示自己對對方的厭惡情緒。我經過調查全體目擊者一致認為錯誤是他。胸有成竹地我把他叫到面前,毫不留情地指出他的錯誤,我原以為他會乖乖地認錯,并做出某種保證。然而事實卻令我非常惱火,他一邊罵罵咧咧指責另外幾個同學的不是,一邊痛哭流涕地向我抗議。我當時第一反應就是班上出現了一個大麻煩,從此我的世界不再太平。果真,他很快成了班上不受歡迎的人,和男生打架,和女生逗嘴,和老師頂撞,不參加大掃除……每天都有人向我告他的狀,我幾乎天天批評他,但幾乎無濟于是。我有時真想放棄他不管,但作為一名班主任我的良知還是告訴我,不能輕易放棄班上任何一名學生,放棄了他就等于葬送了他。我開始轉變思維方式,尋找打開他心鎖的鑰匙。我慢慢接近他,了解他,后來找到了問題的根源:這個學生個性很強,性情急,喜歡表現自己,渴望得到別人的承認,但愛較真,缺少寬容和協作的意識,這就導致他在很多時候表現出了別人不愿接受的言談舉止。為了保護自尊心,面對別人的批評時他極力為自己申辯,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他現在需要的不是喋喋不休的教導,而是建立在尊重,信任基礎上的聆聽,聽一聽他的理由和委屈、愿望和要求。有人說“沉默是金、聆聽是銀”我決定試一試。
總之,作為班主任,應該用高尚的師德去影響和塑造學生,促進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地發展,為他們的成長創造最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