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江
(貴州省遵義市余慶縣關興中學,貴州 遵義 564402)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我國目前的教學特點還大都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很少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與實踐來獲取知識,而且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越來越多的將學習的目的定位于考試與升學,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學生“記”數學,“套”公式,誤以為題目做得越多越好、公式記得越周詳越好,誤以為解數學就是學好數學的標志。那么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怎樣才能使學生進行有效學習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于探究式學習談幾點看法:
學生是探究式學習的主體,是千差萬別的個體,這種差異不僅表現在學生接受知識的深淺和快慢上,更多的則表現在對待問題的思維方式和思維能力上。要想在教學活動中體現“不同的人在學習上有不同的要求和發展”,“不同的學生學不同的數學”,就必須要針對學生數學學習的實際特點進行指導。例如初中生在數學方面的知識面較窄,思維強度不夠,注意力集中不持久,對已知數學技能的運用不是很熟練,因此針對初中生的探究式學習的指導要做到具體、生動、形象,多舉典型事例,同時側重于具體學習技能的培養。
如:在人教版八年級《正比例函數》一節中“燕鷗飛行問題”的教學,可創設這樣的情境,小鳥在藍天白云間自由飛翔,……不一會畫面出現巨浪滔天,風暴襲擊了這個城市及鄉間的農田和房屋……這個片子給我們的啟示是保護鳥類、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人類。從而引出問題:
(1)你知道候鳥每年在遷徙中能飛多遠么?
(2)候鳥燕鷗的飛行路程與時間之間有什么樣的數量關系?
通過針對問題所設置的情境,可以繞開抽象、枯燥的純數學問題,這樣就為我們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不同的教學目的進行有針對性的教材處理,提供了方向和方法。從而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使學生意識到數學與現實密不可分,人們需要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由此激發學生探究數學的積極性。
教學中的主體性是指教育主體在教育實踐中表現出來的能動態勢。探究式學習作為發展學生思維的一門藝術應充分認識到教育主體的這種“能動態勢”,并在教學活動中加以利用。既然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探究式學習就必須要把著眼點放在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作用上,確保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對于教學內容進行安排設計時要盡量滿足學習主體的求知欲望,同時教師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主導地位,巧設開放式提問,增加師生交流、生生對話,引導學生在探究知識的同時體驗數學獨特的思維方法,用探索真理的精神激發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熱情。例如:在北師大版數學八年級(上)勾股定理》的授課中,教師可從七巧板拼圖引人,讓學生利用準備好的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拼接出一個大正方形,再引導學生利用“面積橋”用不同的代數式表示出圖形的面積,從而建立方程,探究出勾股定理。即讓學生通過動手,發現規律、解決問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學習是一個積累過程,要經過消化、反思、頓悟、掌握等階段,而在學生探究規律,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起到引導者的作用,引導學生在探究中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在此過程中,教師不能急于求成,要根據事物發展的規律不斷地滲透,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給出適合的學習方法,根據不同的學生給出相應的指導,使學生學之能用,付之實踐。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探究,層層深人,這樣的設計遵循了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注重了學習新知和探索思維的漸進性,為學生自主探究提供了平臺,滿足了學生創造的需要,使探究活動變得生機盎然。
學習是需要體驗的,探究式學習更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技能,因此要使學生真正專心的投人到數學課堂的探究活動中,就必須進行方法訓練,將學到的方法應用到實踐中。例如數學中的許多知識都來源于社會生活,由為生活服務。如:建筑中各種幾何圖形的測量與金融保險;彩票、基金與債務活躍的資本市場··…都與數學有關。
因此數學的探究式學習應該充分利用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所建立的聯系。進行數學建模的探究活動。還可以讓他們親身體驗身邊遇到的數學問題。如讓學生自己設計旅游路線、安排車輛和午餐;讓學生幫助媽媽上街買菜,到銀行存款;預測中獎的可能性等,或教師在課堂上利用手中的資料向學生提出以社會生活問題為對象探究性學習。如人口與糧食問題、商品營銷策略問題、氣象環保問題等。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好的進行一些以數學建模為主題的研究性學習,并將學到的技能有效的運用到實踐中。
法國生理學家貝爾納指出:“構成我們學習最大障礙的是已知的東西,而不是未知的東西。”因為已有的知識往往會束縛人們的頭腦,使其難以想出新穎獨特的見解。因此在探究性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打破頭腦中固有經驗的束縛,遷移創造性的體現就尤為重要了。在數學教學探究活動上,可以設置“一務多法”的探究情境,即一個任務多種方法或途徑。比如在學習了“一次函數圖形的應用”后,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變化原一次函數的圖像,這樣在直角坐標系中就有兩條相交的直線,這樣讓學生根據坐標系中的圖像及圖像在坐標軸的截距想象給圖形賦予實際意義。許多學生提出了警察抓小偷的問題、新龜兔賽跑問題、不同經營策略的出租車問題等,使整個課堂充滿了思維創造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