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琛
(福建省邵武職業中專學校,福建 邵武 354000)
中職生源大部分來自中考分流學生,通俗地講就是沒有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生。這部分孩子普遍存在著學習成績差,專注力低、學習習慣不好、沒有系統性的學習方法等問題。雖然形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千差萬別,但是也可以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好在這些學生進入了中職學校,學習的主要方向在于“技術”,學習的目標是“就業”,這個學習方向和目標為中職教師的教學實施過程創造出寶貴的機會來塑造適應未來社會發展建設需要的實用性、專業性的技術人員。以計算機平面設計為例,學生學習內容分為公共基礎(語數外)和專業技能兩大板塊,這樣的學習內容設計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壓力,把教學中心挪到專業技術的重點上來,而在專業技能教學方面突出實用性的技能培訓,以“就業”為導向,適應企業對技術人才的需求也為學生學習本專業創造了提高興趣、主動參與的條件。以上的論述為提出“以就業為導向的專業課程改革”的論點提供了可行性學情背景,下面就如何深化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課程的時間改革課題進行簡單論證,求取獲得更多教學看考經驗。
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教材多為大學教材的簡化版,理論性比較強。同時一些中職學校受到地域環境(比如地區級以下的職專學校很難就近找到大型的廣告公司或者印刷廠供老師和學生去學習和實踐)和教學設施(校內沒有開設跟平面設計專業有關的實踐基地)等條件的限制,教師在“理論”和“實踐”兩個決定性因素之間往往因為現實情況而選擇把重點放在“理論”學習上,這使得一些學生失去了學習專業的動力,感覺學無所用。因此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模式,形成以圍繞就業需要為導向的“項目課程模式”,使學生有目標、有方向的進行專業學習,樹立從業信心,確定就業方向。具體地說就是教師深入到學生中間通過小組討論、提問收集學生對課件接受的反饋意見了解學生對專業學習模塊的掌握和感興趣的點,結合當下教育政策調整和企業需求信息及時調整專業學習模塊中的重點做到與時俱進突出實用性。例如通過參考就業大數據分析室內設計制圖和淘寶美工人才需求量比較大,那么教師在設計教學重點過程中加大這兩部分的學習力度,以適應企業的人才需求。這種以計算機教學實施為紐帶把企業與學生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教學模式改革就是“項目課程”的基本模式結構。
技術機平面設計需要學生有很好的綜合思維能力,由于中職學生的認知和知識遷移能力相對較弱,再加上一些中職學校對平面設計專業重視程度不高,課時量有限導致老師只能教點基本軟件操作而無法深入拓展,而且開設的其他跟平面設計相關課程,比如美術課的教學內容發揮的輔助性作用也不強等原因,對教師在教學過程的教學能力無疑是一個艱難的考驗。找到原因對癥下藥,創設實踐情境,使學生提前進入工作環境,扮演工作角色,從實踐中得到經驗積累獲得理論升華。例如教師創設平面設計公司的工作背景,把真實工作流程引入教學,在小環境中形成一個崗位齊全的微型室內設計公司。學生分組擔各崗位的職責,教師全程參與,指導學生在提高自身審美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設計方案,以真實的工作環境完成實踐教學的過程。
通過上面的學情分析不難看出,調動起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愿望是一個值得每一位中職教師深入思考的課題。改變長期存在于思想中的舊觀念,撕掉對生源的標簽,從新的角度審視學生,樹立以肯定、認可的教學思想引領學生尋找興趣,并以此為基點產生自我認可、感受成功的自信心從而進一步推動學生精進專業甚至擴展學習范圍的欲望,起到以點帶面,循序漸進的作用。例如一名中考350分的學生,進入本專業之后,教師發現這名學生個人品質比較優秀,懂禮貌和同學相處也很融洽,專業上有一定審美能力,藝術設計上總能用點小心思表現出較好的效果。于是教師以此為點不斷在班級上樹立榜樣肯定這名學生的成績,并有意識的教學生一些學習方法,使這名學生的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其他同學也因為這名同學的成功而感到有了希望,愿意在老師的指導下重新樹立信心進行學習,最后達到整個班級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風氣,從思想上扭轉了厭學和自我否定的局面,為以后的學習及就業打下堅實的思想意識基礎。
總之,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在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培養全能型的技術人才,使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擁有優勢獲得實現人生價值的就業崗位是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教師教育教學改革的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