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國華
(河北省霸州市勝芳鎮北環路小學,河北 霸州 065701)
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又是難點。長期以來,對于作文教學,教師走上講臺充滿信心,一段時間后開始灰心,最后是力不從心。
不少語文教師步入了困惑之中。固然,寫作難,作文教學更難,這無可厚非,但我們的作文教學存在的諸多弊端是其主要原因。如何解決作文教學難題,走出小學作文教學的困惑呢?我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作文教學的任務是培養兩個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用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另一方面是“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即認識事物的能力。簡言之,小學生作文就是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認識水平”的體現,作文教學應促進這兩種能力的和諧發展。
興趣是學生學習中一個積極活躍的心理因素。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興趣。”因此,要讓學生有話可說,就要求教師把作文課上得生動活潑,讓學生喜歡,樂于其中。
(一)先觀察積累再作文。只有引導學生感知具體形象的事物,才能激發其積極地思維,進而產生表達愿望。在教學實踐中,讓學生觀察圖畫和實物,或者指導學生參觀,然后按照教師的指導寫作文,學生很有興趣,這樣寫出的文章才言之有物。
(二)先生活實踐再作文。比如有計劃地設計游戲,編導小品,外出旅游等。學生親身參加的實踐活動,往往津津樂道,此時讓學生寫出實踐活動的經過和感受,自然興趣盎然。由于這些活動豐富了學生生活,增長見識,提高認識能力,因而寫出的文章很有條理性,語言富有趣味性。
(三)先激發靈感再作文。靈感需要激發,學生寫作的靈感,因時間、地點、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教師要善于抓住有利時機,趁熱打鐵,讓學生騎著靈感的快馬進行寫作,學生樂于完成,也易于完成。例如,課間一個精采的場面,運動場上精采的表演,課堂上發生的一個有趣“風波”……可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寫下來。這樣“趁熱打鐵”式的作文練筆,學生寫起來容易,也非常感興趣。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開辟題材,是解決學生作文“無米下鍋”問題的重要途徑。其一,從生活中學習作文,即引導學生寫觀察作文。豐富多彩的生活本身就是學生作文的源泉。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人和事,花鳥蟲魚、風花雪月,寫觀察日記,鼓勵學生把他們在各種學習活動中所見、所聞、所感寫在日記里。這樣,既豐富了作文素材,解決了“無米之炊”的難題,又有效地進行了練筆。其二,從閱讀中學習作文,解決怎么寫的難題。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指導學生從教科書中學習作文,學習作者是怎樣用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結合課內作文,緊扣訓練重點,統一要求,嚴格訓練。另一方面,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學習作文。語文教材只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語文基本功訓練的例子,要想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并把知識形成能力,就必須加大課文閱讀量。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階段的作文訓練,是從低年級的“寫話”到中年級的寫“片段”,再到高年級的“寫成篇作文”。起于“寫話”,間于寫“片段”,落腳于“篇的訓練”,三個階段有著內在的聯系。三個階段具體的要求是:即低年級說寫提早訓練,貫穿在閱讀教學的全過程中,每周設兩節說寫訓練課,以詞句訓練為主,讓學生圍繞一個中心,會說一句完整的話,會說幾句連貫的話,能說一段通順的話,然后寫下來。中年級集中力量說好、寫好“片段”,達到內容具體,條理清楚,到四年級由片段訓練過渡到能寫簡單的記敘文。高年級成篇綜合訓練,突出加強審題、立意、選材、組材、表達、修改等六項基本功訓練,達到內容具體,有條理,有中心,有重點,有真情實感,能展開想象和聯想。
在作文過程中,要突出進行觀察、思維和表達能力的訓練。
觀察能力。觀察是人們認識事物的重要途徑,也是構成作文能力的重要因素。從一年級起,乃至從幼兒園起,就要對孩子進行觀察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要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借助教材,讓學生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指導看圖,看實物,帶領學生參觀、游覽,教給學生觀察方法;留心生活,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方面,突出抓好五個方面的訓練:細致地觀察;有序地觀察;抓住重點觀察;用多種感官觀察;邊觀察邊想象和聯想。
思維能力。要真正認識事物,不僅要靠觀察,更重要的是靠思維活動的積極參與。因此,作文訓練必須充分地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特別要加強想象和聯想能力的訓練。低年級注意培養兒童的形象思維;中年級注意培養他們的形象思維和初步的抽象思維;高年級要有意識地抓好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轉化,使學生的作文言之有物,言之有序,達到言之有理。
表達能力。認識事物的能力和表達能力,直接體現了作文能力。因此,作文教學還要突出抓好語言文字能力的訓練。向書本學習表達,利用這一機會強化表達訓練。觀察發展了思維,思維促進了觀察能力的提高,表達賴以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又能促進觀察和思維能力的提高。它們之間互相聯系,互相促進,協調發展。因此,突出進行觀察、思維和表達能力的訓練,是提高小學生作文水平的必由之路。
綜上所述,只要我們充分明確小學作文教學的目標,充分認識自己的不足,善于歸因作文教學難的因素及其癥結,結合學生實際,循序漸進,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容易走出“困惑”,進入柳暗花明之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