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英
(吉林省梨樹縣梨樹鎮城東學校,吉林 梨樹 136500)
教學目標:1.閱讀文本,了解李大釗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與敵人作斗爭的事跡,對學生進行一次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
2.掌握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本課前后照應的寫法。
教學重點:1.通過文本的學習,來深入領會描寫李大釗同志革命精神的重點語句。
2.體會課文前后照應寫法的好處。
教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者激情導入,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親愛的同學們,今年的10月1日是我國建國七十周年的日子。我們今天過上了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正因為有無數共產黨員、仁人志士的拋頭顱、灑熱血,為了解救苦難的中國人民,為了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不伯犧牲自己,才換來了新中國的誕生,才換來了幸福的今天。我們要心懷感恩,不忘記這些英雄,今天學習的這篇課文主要人物是李大釗。
二、時代背景簡介。1.讓學生輕聲讀讀預習部分。2.當時的時局是:中國軍閥割據,北洋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在帝國主義分子的支持下,下令逮捕共產黨人。1927年4月6日早晨,李大釗被捕。這篇課文按照李大釗同志被捕之前、被捕、被審、被害之后的順序,分為四大段。
三、學生自己初讀文本,并找出文中生字。
四、教師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檢查學生初讀課文的情況,并注意隨時來糾正錯誤讀音。
1.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被難(nàn)日。2.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分析字形結構。本課共有7個生字。先讓學生查字典寫出每個字的偏旁、余筆、選擇哪個字義。3.課堂討論識記重點字的方法。找7位同學完成后,討論識記重點字的方法。比如:“閥”里外結構,用同音字替換的方法記住字形,并注意與形近字比較,加強記憶。如“閥”同“伐”“筏”比較,注意丶和要寫全。“劇”字可以用舊字換部首的方法去記。如用“據”換偏旁。聯系生活實際記字。
五、理解詞語。讓學生自由輕聲來讀文,從中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用“——”畫出質疑。(1)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以“閥”字為例:“閥”在課文中組成的新詞是“軍閥”,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閥”作為帶點字,查字典,找出“軍閥”一詞在字典中的解釋是憑借權勢造成特殊地位的個人或集團。接著,教師再讓學生從文中找出帶有“軍閥”一詞的句子讀讀。軍閥指張作霖,有勢力有權力投靠日本人的賣國頭子。(2)以“娛”字為例,找出新詞“娛樂場”。聯系生活實際討論“娛樂場”的意思是使兒童得到快樂的活動場所。(3)以“劇”字為例,找出新詞“劇烈”,直觀演示。老師猛烈地搖桌子表示桌子劇烈地晃動。
六、引導學生正確地朗讀課文,指導長句的讀法。1.自由輕聲通讀全文,畫出讀不好的句子來。2.小組二人討論讀不好的句子如何讀。3.讓學生帶著問題,來進行全班共同練習朗讀。(1)“父親不慌不忙地從抽屜里取出一支閃亮的小手槍,就向外走。”讀的時候語速要慢,可這樣停頓:父親/不慌不忙地/從抽屜里取出/一支/閃亮的/小手槍,/就向外走。(2)“穿灰制服和長筒皮靴的憲兵,穿便衣的偵探,穿黑制服的警察,一擁而入,擠滿了這間小屋子。”讀的時候語速要快,記住先是憲兵,再是偵探,再是警察。服裝有變化。(3)“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著。這個力量就是他平日對我們講的——他對于革命事業的信心。”
教師有感情地范讀,全班齊讀,達到會背誦。找學生領讀,其他學生接讀。
七、布置作業:1.熟讀課文。2.抄課后“讀讀寫寫”中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