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新疆阿拉爾第一師阿拉爾中學,新疆 阿拉爾 843300)
隨著目前國家教育事業的改革,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然成為了多數學校的教學重心。而在小學的教學過程中,受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心智發展的影響,學生所接受到的知識較為淺顯,所以,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對比實際情況可以清楚的看到,目前我國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整體開展狀況還是不太樂觀,盡管相關部門的提議和社會的關注程度在不斷增高,各種新式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在不斷優化,但是將影響范圍縮小到學生,家庭甚至學校時,不難發現,其受到的影響,發生的變化是微乎其微的,多數家長依舊將基礎教育作為學生學習的唯一方式,而學校方面也一味的偏重于升學率以及學生分數,學生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有心無力,很難做到對課外知識的學習和積累,久而久之就造成了一種怪現行:教育部門提倡提高學生核心素養,學校方面也不斷制定各類新式教學方式,但是學生的核心素養依舊處于止步不前的階段。如何才能更加實際的從根源解決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偏見,使學生可以受到正確的引導,通過課外閱讀來使自己的核心素養得到真正的提高,是目前小學語文教育的主要問題。
所謂閱讀,特別是針對于小學生而言,我們首先需要了解清楚,當我們在談論閱讀時,我們要談些什么。于閱讀相比,小學生和成年人是不同的,對于成年人來說,閱讀的目的,在于感悟,共鳴和升華,于書中發現道理,在書中感悟真諦,而對于小學生而言,其心智都較不成熟,所以書籍的影響對于學生而言是弱化的,但是,心智不成熟對于閱讀來說,既是缺點,同時也是優點,心智的不成熟使得小學生的可塑性非常高,從而使小學生有更好的體現性,如果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去做正確的解讀,那么學生無論是對于主觀能動性而言還是對客觀規律性而言,都是一種很大的提升。從主觀能動性來講,閱讀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連接現實和想象的通道,是生活,理想,視野的對話過程。從客觀規律性來看,學生可以通過閱讀來產生多種體驗,一是對于文字本身而產生的體驗,其主要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對于文字語言以及中華民族知識產生敬畏,二是對課外書籍中故事情節的體驗,三是對于作者本身情感的體驗。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各種不同的體驗所帶給學生的益處是巨大的,從學生的思想認識到閱歷,從學生的行為方式到說話的語言,這就是閱讀對學生核心素養所造成的最直觀的影響。
課外閱讀對于閱讀而言,是一種擴展形式,課外閱讀就是對學生閱讀的一種延伸,對于學生的影響雖然與上文無異,但是課外閱讀的作用,就是為了增加學生們接觸文學的方式,使學生們的閱讀量以及閱讀內容得以提高。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相比,雖然其最終的目的基本相同,但是課外閱讀的特點,就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大多數會根據自己的喜好而選擇一些自己較為感興趣的書籍,這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做到輕松愉悅的獲取知識,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有著很大的自主性,但是教師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依舊要擔任起引導者的身份,小學生在挑選課外讀物的過程中,自身并沒有較高的辨別能力,并且目前國內兒童讀物參差不齊,學生很容易受到各類不良圖書的危害,只有在閱讀的源頭嚴格把關,才能真正意義的做到通過閱讀來提高小學生的核心素養。
在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的過程中,當以教材教學為主,課外閱讀為輔,教材是教師的教學之本,也是學生最主要的學習資源,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一定要合理的看待教材,運用教材。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大多數都以語文課本為中心,這種教學模式雖然是正確的,但是教師往往難以合理的去制定教學方針,多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采用趕鴨子上架的教學方式,偏重于學生對課堂知識,課本知識的掌握,這種以學科知識為中心的教學體系,導致學生的學習過程充斥著繁瑣性和機械性,并且,以學科知識作為教學主體,會相對而言的弱化教師的教學任務,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引導下,教師的主要責任,就是傳授,而非啟蒙。學生的主要任務,也僅僅是提高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而非是通過獲得的知識去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應助力核心素養提升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對教材教學有一個正確的認知,端正自身的教學態度,教師要知道,課內教學與課外閱讀相結合的重要性,教材的作用雖然是為了幫助學生們獲取必要的知識,但是如果將核心素養與學生進行捆綁時,那么教材的作用,就是為了幫助學生建立獲得課外知識的橋梁。
以目前新課標規定的課外讀物為例,如何使學生可以正確的了解到課外讀物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在《鋼鐵是怎樣練成的》一書中,保羅歷經困難,身殘志堅,最終完成萬字小說的創作,小學生在對此類名著進行閱讀是,就需要一些硬性知識來作為依托,否則即使閱讀多變,也很難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所以,要想通過課外讀物去提高學生們的核心素養,教師就必須樹立起正確的觀念,要對課內教材有著正確的認知,只有將課內教材教學從主要的轉變為重要的,學生才能有機會,有能力去閱讀課外書籍,從課外書籍中獲得感悟,從而做到領略作者思想,提高自身素養。
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想真正的去提高學生們的核心素養,就必要要適當的舍棄一些課堂教學的分量,使學生盡可能的接觸到自己感興趣的課外讀物,不管是文學書籍,還是科學書籍,都不應該成為影響學生學習的借口,將課外閱讀成為教學的新主體,從而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以全方面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