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學平
(山西省澤州縣北義城鎮西黃石小學,山西 澤州 048012)
孩子們在小學階段是第一次接觸到寫作,大部分學生面對寫作時都會產生迷茫、無從下筆,摸不著頭腦,而作文卻是小學考試中分數占比最大的題目,因此要教會好學生如何寫出高分的文章是語文老師們最首要的任務,那么寫出高分作文需要具備什么條件呢?老師怎么做才能培養好學生們的寫作能力呢?接下來我們將對小學生的寫作進行探討。
小學階段是學生的想象力最豐富的時候,孩子們往往把自己在腦海中想象的事物寫進作文中,導致作文的內容太過浮夸,沒有真實感,寫出的作文也沒有邏輯順序,這樣的作文是拿不到高分的。好的文章源于生活,寫你的所見,所聞,身邊發生的細微小事,寫自己在生活中的親身體會,在文章中表達你的真實感情,這樣的文章才會生動,才能將讀者心境帶入到你的文章中,使讀者體會你所想表達的情感,所以老師們在教導小學年級的孩子寫作時,應該告訴他們寫作文時應該寫自己的生活點滴,不應該過分的夸張。老師可以布置家庭日記,讓學生們每天記錄自己的生活小事,這樣不僅能積累平時寫作素材,讓孩子們練筆,還能了解孩子們每天的生活狀況,時刻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
小學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寫出好的作文,老師們要讓孩子們多閱讀作文書籍,好的寫作能力基于好的閱讀能力,平時讓孩子們多讀書,用心讀。平時背的一些好詞好句,積累摘抄一些好的段落都可以收藏在腦海里作為寫作原材料,來豐富學生們的寫作寶庫,為動筆做好準備。孩子們還可以從平常閱讀的書籍中借鑒,觀察書中文章的謀篇布局、段落條理,描述手法等技巧,將這些技巧仿照到自己的作文中,這樣不僅能提升作文結構的嚴謹,還能提高作文的欣賞度。好的語感同樣對寫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有了好的語感,寫出的作文才會有邏輯有思維,老師們才會給高分,而閱讀是加強語感最好的辦法,老師們要督促孩子們每天閱讀時常達到兩小時,日積月累下來,孩子們的語感將會從量的積累達到質的飛躍,寫作的能力也會一步一步的提高。
老師教育孩子們寫作時,要從觀察、思維、表達這三種能力結合起來培養。
先說觀察,誰的觀察能力好,那他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小學生的年紀還小,觀察的能力欠佳,老師要鼓勵孩子們多發掘文中和生活中好的寫作素材,時刻留心周圍的人和事,抓住他們的特點,將觀察到的寫入到文章中。《動物世界》這一書大家都不陌生,本書的內容就是出自于觀察之手,作者通過日復一日觀察動物而寫出的書,由此可見,觀察能力對寫作的重要性。
良好的思維能力,能提升文章的整體美觀,老師要給孩子們說明寫作文要圍繞你想的主旨寫,而不是毫無目的的陳述,要安排先寫那些,后寫那些,可以根據空間順序或者時間順序來寫,每一段落之間都要有呼應,這樣才能使文章的結構整潔嚴謹,結尾和開頭最好要有照應,這樣有思維的文章才能拿到好的分數。
寫作的過程也可以說是表達的過程,通過寫作來表達你對某些事的看法,看書可以增加孩子們的表達能力是肯定的,但是老師們更應該多和學生們進行交流,和他們多說話,融為一體,上課多提供給孩子們發言的機會,這些都有助于孩子們表達能力的發展,因此多鞏固孩子們的交際是培養孩子們表達能力最快最有效的方式。
讀者評價的好壞取決于文章魅力的大小,老師們要讓孩子們寫出能吸引人眼球的文章,首先就是要有一個新穎和獨特的作文題目,好的作文題目是一個加分項,它會使批改作文的老師對下文抱有很大的期待,才會認真的看你的作文,開頭和結尾是作文最精華的部分,老師要教會孩子們利用多種修辭手法來修飾,這樣的開頭和結尾才會有美感和層次感,然后還需要一個令人感興趣的事件來作為文章的主題內容,老師要教導學生們用幽默而不失真情、委婉而又不失個性的寫作風格來寫作,將這種風格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創作出的作文內容才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老師們要在授課時教會孩子們明白一個道理,寫的作文不是給自己看的,而是給別人看的,要站在讀者的角度上去思考,才能寫出令讀者感興趣的作文,這樣的作文才會擁有高分。
總結:寫文章是孩子們在未來路上必須要做的事情,要從小就養成寫好文章所需要具備的習慣和掌握寫好文章的方法,老師們要做好寫作的教學工作,針對不同的孩子引導他們寫出屬于自己風格的文章,長期培養后,小學年級的他們寫作時就能得心應手,在以后面對初中作文時也能利用自己小學所打好的基礎立馬進入寫作狀態,習慣初中的寫作題型。語文成績的好壞取決于作文分數的高低,因此老師們要加強寫作教育,盡最大努力培養小學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