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羽
(湖南食品藥品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8)
隨著不斷發展的醫藥行業,對于藥學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逐漸凸顯出藥學人才結構的不合理現象。對于醫藥產業而言,不僅僅需要具備高研究能力和高素質的人才,而且還大量需要具備創新精神、應用型的人才。基于此,本文主要對目前我國藥學的發展現狀以及社會對藥學人才的需求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的解決措施,希望能改善現狀,滿足社會對藥學人才的需求。
長期以來,許多高等學院在對醫學院專業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都重視傳授學生理論知識以及技能技術。然而,這種教學方式并不能跟上藥學行業市場的發展水平,而且也無法滿足社會對藥學人才的需求[1]。在對藥學人才進行培養的時候,所培養的模式通常都是主要以化學-生命科學-藥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所進行的實踐教學內容十分有限,多數都是進行驗證型的實驗,對于綜合性以及設計性的實驗進行的很少,從而導致學生缺乏協助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實踐能力。
與此同時,藥學類專業對于專業課有很高的要求,造成許多高等學院在設置課程的時候,只重視對學生的理論教學,卻忽視了實驗細節以及實驗教學,從而導致許多學生真正能夠投入到實踐的時間很少,所收獲的實踐效果并不好。
除此之外,目前我國所使用的實踐教學形式比較單一,缺乏培養學生的創新性和綜合性,對于實踐教學大多數還是使用驗證性實驗這種模式,促使學生在參與實驗的時候,缺乏主動性以及積極性。
由于實習基地和高等院校二者間缺乏互動,實習基地教師對于學生課程情況并不了解,不了解學生之前在教學過程中所具備的技能,掌握的理論以及實踐知識。而且高等院校的教師也不了解學生在實習基地的任務以及性質,不了解學生應該掌握那些技能才能夠勝任實習工作,不知道怎樣通過與實習基地的教師進行合作,來提高科研的應用價值。
要想培養藥學人才,就應當重視培養學生對問題的發現以及對問題的解決能力,建立相應的培養計劃,通過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梳理,構建出一種系統的、科學的、多層次的實踐教學模式,大大豐富了實踐教學的環節,并據此構建出四個梯度不同、層次不同的實踐教學體系[2]。
這個層次主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向學生傳授教學范圍中的基礎知識以及基礎實驗的課程。培養學生對藥學類專業基本的操作技能以及對科學要有嚴謹的態度,而實驗的內容是重點理解和深化基礎知識。將專業的基礎層次中所包含的實驗課程劃分成兩個模塊:1.專業實驗;2.專業基礎實驗。設置這個實驗課程的特點是:先根據專業的基礎課程來開展,逐漸推向專業課程,實驗內容呈綜合性、系統性以及系列性,并在課堂中引入藥學類專業先進的實驗技術。
這個層次的教學主要開展在第2學期到第5學期,在早期為學生開設實習體驗,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依據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在不同的學期將不同的學生分配到不同的實習單位以及科研實驗室,讓學生了解畢業之后要從事的工作性質,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并且樹立起對社會的責任感。
這個層次的教學主要開展在第6學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崗位實習”[3]。“產學研一體化”是一種培養人才新型模式,應當始終貫穿于醫學類專業當中,利用學校自身的優勢以及社會上豐富的資源,為學生搭建一個生產檢驗的實訓平臺,其中包括藥品的檢驗平臺以及生產平臺。學生可以通過在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中所掌握的知識,與今后的就業方向進行結合,深入到這兩個平臺中,能夠為畢業后的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這個層次的課程主要開展在第7學期和第8學期,是為了學生在畢業之后的實習。將涉及各個領域醫藥行業的實習單位,提供給學生進行選擇,其中主要包括的領域有:醫藥監督的管理部門、醫療衛生機構、醫藥科研院所、藥品流通企業、藥品生產企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就業意愿選擇實習單位,實習單位可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不同類型的人才,在實習超過6個月之后,如果學生與實習單位之間達成相同的一元,可以簽訂相關的實習協議[4]。
綜上所述,建立藥學類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不僅僅可以讓高等學院藥學專業在實踐教學中得到改善,而且還能提高學生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能幫助學生通過實踐過程,深刻的理解到理論知識以及實踐間的聯系,能夠將理論知識靈活的運用到實踐當中。在整個的實踐教學體系里,學生能夠獲得目前藥學領域對技術以及能力的需求,能夠為企業大量的輸送優秀人才,讓學生成為高素質、高研究能力的人才。故而,高等學院應當逐步完善對藥學類專業所建立的體系,在提高學生全面能力的同時,也提高學院的教學質量,從而為社會提供源源不斷的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