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騰飛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平安堡中學,河北 承德 067399)
在英語教學中,“聽、說”是教學的主要目的。所謂英語“聽、說”,是指能聽懂別人說的話語,并能用英語口頭表達自己意愿的能力。聽說能力對英語學習者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條件,如果對學習缺乏興趣,那就學不會,更談不上學好、學精了。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上課時要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大膽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要對學生所回答的問題少挑錯,多鼓勵,多表揚。用鼓勵性的語言對學生所回答的問題進行分析,肯定成績,指出錯誤的地方,并鼓勵其繼續努力。比如,Very good!1Wish you success! Well done!等等,學生就會有信心大膽地說話,積極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了。學生通過在課堂上回答問題,以兩人一組多人一組的進行模擬交際,情景交際,不但練習了口語,而且還會認為自己行,xt學英語會產生很大的興趣。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努力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努力培養學生學說英語的興趣。只有在學習過程中對學說英語產生了興趣并付諸實踐,才會不斷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在訓練說的能力時,在方法上要經常交換新形式。
如,SA:Would you like some drink?
SB:Yes.I’d love to.
SA:What Would you like,tea or juice?
SB:Tea,please.
SA:Hear you are.Thank you very much.
像這樣兩人一組進行表演,用簡單的語言進行日語訓練,培養聽說興趣,提高聽說能力。
很多教師教英語,學生學英語,都是為了應付筆試取得好成績。教學方法還停留在反復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然后進行大量書面練習來鞏固所學的重點、難點的舊模式中。教師雖然兢兢業業地工作,只會閱讀,但不會表達,只會答題,卻不會在實際中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繼續著“啞巴”英語的現狀。最后的結果是高分低能,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發揮自己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引導和幫助學生卓有成效地進行能力訓練。在教學中,教師盡可能地給學生創造“說”的機會。如上課開始,師生之間用英語互致問候。
T: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
S2:Good morning,teacher!
T: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last night?
S2:Yes,very well.
T:Did you do your homework then?
S2:Yes,we did.
或在班上舉行英語口語競賽等活動,以多說為主要目的進行教學。因此,師生要充分認識口語教學的重要性,徹底改變舊的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培養代表適虛新世紀的人才。
學生寫幾個英語句子還可以,但說起來就難了。原因是有恐懼心理,不敢開口,怕說不好被同學恥笑,怕語法錯誤被教師責備,結果造成不會說英語的壞毛病。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白,出現錯誤是語言學習過程中的必然現象,要允許學生在學說英語的過程中出現錯誤,但教師要及時發現錯誤,并鼓勵其加以更正。在更正錯誤的同時,激勵學生不要怕出錯,繼續進行更多的口語練習。老師的主要任務是幫助、鼓勵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口語活動,從而達到英語學習的目的。
學習任何語言,都要有語言環境。我國著名的英美文學家陳嘉教授談到英語口語時說:“利用一切機會接觸英語。”我們的學生接觸英語口語的機會很少,就連英語課堂上說的機會也不多,即使有很少量的口頭練習,也往往是在教師的師范下學生進行背單詞、套用句型、朗讀課文等機械的練習。這只是語言能力的訓練,而不是交際能力的培養,更談不上創造思維和靈活運用了。因此,教師應該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創造更多語言訓練的環境。比如,當學到美國微軟公司董事長比爾·蓋茨時,進行以下情景對話:
SA:Li lei,here's a book.I'm sure you7Ⅱlike it.
SB:Why?
SA:Bill Gates Wrote it.
SB:Really? Bill Grate is a computer scientist.
I didn’t know he could Write books.
SA:Come here and have a look.
Perhaps you’ also like reading his book.
創造一些像這樣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景對話,讓學生在同學面前進行表演,使學生從被動的聽講轉化為主動的操作者。鼓勵學生敢于開口說英語,敢于自己創造環境,多講多練。并對學生的微小進步及時進行表揚,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和應用英語的積極性和創造思維。這樣,學生就有信心學說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