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玲
(內蒙古通遼新城第一小學,內蒙古 通遼 028000)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當中進行運用,能夠拓展教學方式,使得教學方式更加多元化,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然后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豐富教學內容,同時對于教學的環境進行優化,從而使教學的質量得到提升。
英語作為外來語言,與我們日常使用的母語在很多方面都有較大的區分,因此,按照中文的學習方式對英語科目進行學習,存在困難是必然的。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紀比較小,自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缺失,如果讓學生對于所遇到的問題自行解決,那么相對而言,會存在較多的困難。如果利用多媒體進行英語教學,能夠對以上問題進行一定的改善。多媒體技術在教學當中的運用大部分情況是將圖像和音頻、視頻等相結合,以此吸引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同時也能夠引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通過圖片和視頻、文字等與教學內容進行結合,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同時,在這個過程當中,還能夠讓這個階段的學生的認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從而達到提升學習成績的目的[1]。
英語是一門重要的語言學科,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當中,若僅僅進行文字教學那么很難取得有效的效果,所以,需要將圖像、文字、發音等進行良好的融合,這樣才能夠提升英語教學的效果。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在英語教學課堂,可以將以上因素進行融合,從而豐富英語課堂的教學內容,讓英語教學的方式更加靈活多樣化。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所需要的知識要點做成課件進行記載,即利于保存,也利于攜帶,還能夠將知識的相同點以及容易混雜的地方進行對比和總結。語言學科的要點就是進行實際運用,所以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當中,不僅需要讓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了解和掌握,還應該對所學習的內容進行靈活的運用。對小學英語學習環境進行優化和塑造才能夠讓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得到實質上的提升,創造英語溝通的良好氛圍,能夠幫助學生盡快的進入英語學習狀態。例如,學習跟動物相關的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單詞放在動物的圖片上,并展示單詞與圖片的形體特征,讓學生對其特征進行觀察和對比,讓相關知識在學生的印象中加深。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觀看英語短片,讓學生對英語文化有所了解,學習正確的發音方式,并讓學生通過觀看短片,對簡單的對話進行模仿,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經過運用能夠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記憶,從而讓英語學習的質量得到提升[2]。
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的當中應該將語言的溝通作為重要目標,并在此基礎上對英語學習的情境進行創造。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讓語言環境變得更加的多樣化,設計與課堂內容相關的情境進行教學。針對較為抽象的課堂內容,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展示影音或者圖片,讓學生腦海里對相關的知識有一個較為清晰的概念。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圖片以及視頻等感興趣的程度非常高,教師可以將這一特性作為突破口,利用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樂趣。但需要注意的是,影片的選擇盡可能的以經典為主,這樣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兩個好處:首先是經典影片經得起推敲,其次是大部分學生或多或少都對經典影片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觀看的時候,不會因為內容陌生,而失去性趣。如經典動畫《The Lion King》,也就是《獅子王》這部經典動畫不論哪一個年代都對起有一定的了解。影片的內涵深刻,但是又淺顯易懂,語句結構簡單,大部分詞匯難度也較低。教師在課堂上播放該影片之前,可以提出部分問題,讓孩子帶著問題去觀看影片。如影片中的出現的動物與主角辛巴的關系是什么,這些關系用英語該如何表達等。這樣,孩子就可以一邊觀看一邊學習。動畫片段在課堂當中能夠很容易將學生帶入到情境中去,身臨其境的感受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為了讓小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得到進一步的激發,需要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自己是全程參與到學習中來的,并且在整個課堂中是被需要的。教師可以將平常課堂當中有趣的游戲錄下來,然后制成短片,找合適的機會在課堂上進行播放。學生看到自己的表演以另一種方式得到呈現,會讓其英語學習熱情得到極大的激發。如上文提到的《The Lion King》,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這一經典影片進行角色扮演,并提前告訴學生會對這次活動進行錄制,并用多媒體進行播放。這樣一來,學生為了取得更好的表現,會更加努力的學習單詞的發音,以及對句子的意思進行更加細致的理解。此舉不僅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理解,還能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該方法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對就學生而言具有一定難度的部分進行適當的改編,減輕學生排練的難度,維持學生的熱情和自信心[3]。
結語: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科學技術在教學當中的運用越來越多,多媒體技術在教學當中的重要性也被逐漸挖掘。為了取得更好的英語教學效果,教師應該將課程內容進行分析,并與多媒體技術進行良好的融合,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小學階段的英語課程教學效果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