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拉里別克·葉先
(新疆阿勒泰市切爾克齊鄉中心小學,新疆 阿勒泰 836508)
引言:總體而言,小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培養是強化學生數學應用,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發展的重要途徑。面對學困生,如何才能有效強化學生的解題能力成為每一位教師都十分關注的問題。
首先,農村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以及認知能力、思維模式的影響,小學生的閱讀以及提煉信息的能力比較薄弱,針對數學問題的文字表述無法從中獲取有效清晰的條件,也就無法掌握題目的核心含義。其次,大部分的農村小學數學學困生都缺乏良好的推理能力,所以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思維比較混亂,并不能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使得解題過程在做無用功。最后,數學學困生并沒有掌握正確的解題策略和方法,且學生的計算以及書寫能力比較弱,計算中出現錯誤或者書寫不規范的問題使得學生的解題失誤的幾率增加。
農村小學數學學困生當中,農牧區大部分家長的文化程度不高,家長根本帶不上孩子的家庭作業,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學困生存在一定的心理矛盾現象,既想得到更多的,但是另一方面就是畏難,缺乏學習的動力和興趣,非常容易導致學生學習越來越困難,越來越沒有自信,最后成為學困生。農村教育的師資力量比較薄弱,受到環境以及經濟因素的影響,農村地區的教育教學條件比不上城鎮條件,同時,農村學校的住房等生活條件,也是限制農村學校留不住教師教學的重要因素,很多的青年教師不愿意到農村學校當教師,而老教師則在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法上跟不上現代教學模式,缺乏與時俱進的精神,枯燥的課堂教學限制了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最終使得農村學校的教學整體水平受到限制,因而存在解題障礙,產生學困生。
興趣對于學生而言是最好的教師,而轉化學困生就得先從激發學生興趣開始,逐漸引導學生去主動學習并建立學習自信。為此,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首先要立足于學困生本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時來構架學習內容,指定一定的學習任務,如課后的數學作業等,以此來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的自信,從而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成就感的體驗。
其次,教師要針對學困生進行針對性的課后輔導,用自己的愛心和關心進行教學,讓學生發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既要使用鼓勵、啟發的方式引導學生揚長避短,又要強化學生個性發展。最后,要用多樣化的課后活動以及數學小游戲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進而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當中,進而提高解題能力。例如:在教學《認識鐘表》的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數學小游戲,以三個學生為一組,走出教室,引導學生用身體去“擺放”時針、分針以及秒針,也可以給其他學生給出時間,讓小組學生合作進行表示,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有效強化學生的理解,從而提高解題能力。
首先,要強化學生的閱讀審題能力。農村學困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較差,特別是部分少數民族學生,在解答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閱讀審題能力差,會直接限制其解題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注意學生閱讀審題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明確題目的含義,抓住核心,讓學困生看到問題的簡單,而不是困難,自然而然的就能夠解決問題。例如:數學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數學應用題,對學生的閱讀和審題能力進行訓練,如在學習“分數”知識時,教師就可以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出題,如:一本故事書總共300頁,小紅第一天看了全書的1/3,第二天看了全書的2/5,那么還剩下多少頁沒有看?
其次,引導學生探究問題的解題突破口。提高學生解題能力,除了基本基礎的知識,學生的問題思維,數學思維培養也十分關鍵,能夠思維讓靈活運轉,問題也就簡單了,因此,農村小學數學針對學困生,要注意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促使其主動思考,幫助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例如:在教學平均數時,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探索,如小明、小王和小紅一同練習寫鋼筆字,三個人平均下來每人寫字 22 個,這其中小明寫了26 個,小王寫了 20 個,那么小紅寫多少個?在解這一問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基礎好的學生帶領學困生,促使其思維活躍起來,當然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當其遇到困難時可以適當的點撥,如“平均數是怎么求得的”以引導學生抓住這一突破口,進而逐漸解決問題,增強其學習自信[2]。
總之,學困生的存在是非常普遍的,教師要注意關注,與學困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交給其正確的學習、解題的方法,從而激發其學習興趣,促使其主動探索和發現,繼而打開其數學思維,促進學生解題能力的發展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