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明珠
(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廣東 廣州 510900)
在中國各高校的黨建工作中,不能缺少大學生黨建這部分,這有助于開展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決定大學生成才的關鍵因素就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對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起著引領與導航作用。
大學生中發展黨組織是大學生黨建工作的重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側重于對學生的內在思想問題進行解決,雖然這兩方面內涵與側重點都不一樣,然而其指導思想契合、教育對象一樣同時相互關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輔導員開展黨建工作中具有導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部分方面依靠黨建工作,大學生黨建的開展是具體化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持續增長的學生數量和輔導員隊伍增長緩慢之間的沖突,造成輔導員總是單獨面對,在發展學生黨員期間,僅僅重視“表面現象”,精力、時間等因素會影響到輔導員,不容易進行綜合評價黨員發展對象從入黨動機、覺悟觀念、言行舉止等方面,所以無法確保學生黨員的質量與先進性[1]。
在校大學生年齡分布在18周到22周歲之間,他們正是出于最有活力的青春,思維活躍,對接受新鮮事物是比較感興趣。在網絡化、信息化水平高速發展的今天,部分和主流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相違背的言論、思想在大學生中傳播,腐朽思想在大學生中的影響越來越大,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高校學生黨建的難度。另外,在新時代、新理念的大背景下,輔導員開展大學生黨建工作模式不先進,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黨建的積極作用。
輔導員在一些學生發展為黨員后,沒有及時對他們進行相應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量化考核,所以有的學生黨員中存在自我放松的現象。特別是大四階段,學生忙于就業、擇業,部分學生迫于就業需要奔向外地,這樣黨支部不容易實施有的制度。而輔導員事務性工作量多,總是僅僅關注新黨員的發展,沒有重視對已發展的黨員同學的后續培養和教育。倘若對該狀況沒有改變,會很大影響到學生黨員的質量。
輔導員需要提高學習政治理論與黨建業務能力,嚴格把關“入黨之門”,從源頭增強黨員整體素質,選用合格的人選,來確保黨員的高質量發展。另外,輔導員對每個階段工作重點要進行確定,堅持將學生黨建工作貫穿再大學生階段思想教育的全過程。
首先對大一新生開展開始的入黨培養和思想政治教育,做好新生入黨啟蒙教育,幫助大學生深化認識黨,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與入黨動機。其次在學生大學二年級階段培養高素質學生黨員。在這個階段,輔導員要從學生黨員中選擇培養一批思想覺悟高、綜合能力強、群眾基礎好、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的學生黨員,為未來支部建在班級上做好人才儲備。然后在學生大三階段指導學生黨員開展黨建工作。通常在大學三年級就能做到高年級有黨支部的目標。輔導員需要在這個階段繼續加強學生黨員的綜合素養與能力,來保證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與有效發揮學生黨支部戰斗力最后在學生大四階段落實黨建工作的“監督者”。輔導員要繼續保持督促與檢查大四學生黨員,對執行不力的學生黨員視情況嚴重程度進行不一樣程度的處分,確保制度的嚴肅性[2]。
輔導員需要樹立以學生黨建工作為核心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繼續提高黨員教育管理,全面發揮大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積極為學生黨員黨建建立鍛煉的平臺。
首先是為沒有干部經歷的學生黨員提供鍛煉機會。對缺乏實踐能力、沒有曾擔任學生干部的學生黨員,輔導員需要鼓勵他們擔任學生干部,引導他們提高服務意識,在親身實踐中增強自身素質。
其次是在黨員年度考核中加強綜合素質評價的權重。這樣做時為了提高對學生黨員的思想引領,鼓勵大部分學生黨員從思想上努力加強自身綜合素質,發揮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最后從源頭上嚴格把關“入黨之門”。為大部分學生樹立正確的入黨導向,高校輔導員需要嚴把入黨質量關,確保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學生黨員發展對象是自身素質較高、學生信任的群體。
輔導員需要以發展學生黨員為關鍵,提高學生政治修養與道德素質,合理構建黨建新格局,對思政教育模式進行創新。
首先要以黨支部為中心,把學生黨支部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平臺,發揮黨建工作的作用,進一步拓寬大學生黨建開展的途徑,確保能更好運用不相同類資源、載體。其次是全面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運用“學生黨員活動室”等載體組織形式多樣、旗幟鮮明的不同項黨日活動,保證持續推進學生黨員、發展對象與入黨積極分子系列黨建工作。最后是注重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高校輔導員需要在新時代大背景下,密切聯系高校實際情況,在學生黨員實踐方面探索新模式,去掉其中落后的部分,取其中的精華,保證學生黨員社會實踐工作高校進行[3]。
通過分析,輔導員在學生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與作用,只有對大學生黨建工作與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規律進行真正掌握,把二者進行有機銜接,才能把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更好發揮出來,進而更好地落實黨交給高校輔導員的這項光榮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