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信息化教學在高職院校中得到了廣泛地應用。信息化手段的運用,豐富了課堂內容,提高了教學效率。然而,高職院校在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基于此,本文從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的現狀出發,分析了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問題,為推動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 ? 信息化教學
信息化教學,是以多媒體、互動白板、網絡為載體,通過聲音、圖片、動畫等給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學效率。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信息化教學逐漸推廣。信息化教學推廣以后,教師的教學理念逐步轉變,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在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的教師充分利用了信息化教學手段。教師在課前指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預習新知識;在課堂上,為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充分利用信息化資源,綜合運用聲音、圖片等豐富教學內容;課后,教師們指導學生利用信息化資源進行自主復習,通過多種途徑,隨時隨地為學生答疑解難。可見,信息化教學的運用,提高了教學效率,推動了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和發展。
一、信息化教學的內涵
教學信息化,是指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手段,使教學的所有環節數字化,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持,應用現代教學方法的教學。在信息化教學中,要求觀念、組織、內容、模式、技術、評價、環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1]
傳統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聽。而信息化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利用教師給予的指導,利用移動設備和網絡,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課前預習、課中探討、課后復習,以提高教學的效果。
二、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的現狀
(一)教師有信息化教學的理念
隨著信息化教學的推廣,高職院校的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已經有信息化教學的理念。很多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開始嘗試使用信息化教學,例如很多教師課前制作好課件,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有的教師指導學生利用移動終端學習,指導學生在相關的網站觀看與課程相關的視頻視聽資料。有的教師利用藍墨云班等教學軟件,在教學軟件上,有系統的教學內容和設計,隨時隨地與學生展開互動。有的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強,信息化水平高,自主設計和錄制微課和慕課,為高職教學建立了共享資源庫,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加了課堂容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果。
(二)學生對信息化教學興趣濃厚
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基礎薄弱,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相對較差。然而,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移動終端的普及,高職院校的學生對豐富的網絡資源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生的學習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高職院校的學生能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利用電腦和移動終端,通過互聯網,隨時隨地觀看教學視頻、查閱資料,通過各種學習交流群和教學軟件與老師進行溝通。作為年輕人,他們易于接受新事物,享受著各種網絡時代 帶來的便利,對于信息化教學有強烈的需求。[2]
三、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低
信息化教學作為高效的教學方式是教育發展進程中的大勢所趨,但信息化教學有一個基本前提就是教師必須掌握信息化教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確保能夠為一定的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信息技術,解決簡單的教學問題,最終有效的為教學實踐服務。[3]
高職院校的專業課教師,主要的任務是專業課的教學。教師們在日常生活中,關注的是本專業的理論前沿。而信息化教學手段更新快,尤其是一些年齡大的教師,在使用PPT,手機app,藍墨云端等教學資源時,操作困難。尤其是一些年齡大的教師,很難接受信息化教學手段,依然堅持原有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
(二)硬件設施落后
1.校園網絡未實現全覆蓋。有些高職院校教學經費緊張,沒有專門的計算機機房。再加上校園內,有線網絡和無線網絡并沒有完全覆蓋。學生在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時,觀看視頻,查詢資料,流量耗費大,需要自費上網,增加學生的日常開支。再加上高職院校的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弱,所以老師布置了預習視頻后,很多同學不愿意去觀看學習。
2.缺乏信息化教學資源庫。很多高職院校,教學設備落后,軟件系統陳舊,嚴重制約了信息化教學的發展。很多高職院校沒有自己的教學資源庫,沒有慕課和微課資源,教師在工作中,要花大量的精力去尋找各類教學資源。
(三)信息化教學手段單一
目前,高職院校的很多教師并未完全理解信息化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僅在課堂上,播放一段相關的教學視頻。課前和課后,并沒有指導學生利用相關的資源進行預習和復習,教學手段較為單一。這種教學模式,并沒有形成系統的信息化教學的設計,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效果不明顯。
四、高職院校信息化教學水平提升的策略和方法
(一)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
為了提高高職信息化教學水平,高職院校應當制定教師培訓計劃,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定期對教師進行信息化教學培訓,使得教師熟悉翻轉課堂、微課、慕課、遠程教學等多種形式。另外,通過培訓,提高教師的信息化制作的能力,拓展教師的視野。
(二)建立信息化教學環境
1.實現校園網絡全覆蓋。為了提高信息化教學水平,高職院校應當加大投資力度,實現校園網絡全覆蓋,更新教學的硬件設施和軟件系統,給學生信息化學習提供便利。
2.建立共享資源庫。高職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各種資源,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建立慕課和微課等共享資源庫。在建立資源庫的過程中,要以課程為主,并搭配相應的網站鏈接。高職院校應當注意信息化資源的整合,建立信息化教學服務平臺,在建立資源庫的過程中,實現資源的互聯互通。
(三)豐富信息化教學手段
目前,信息化教學在高職院校得到了廣泛應用。然而,很多教師認為,信息化教學就是用課件代替板書,以為信息化教學就是在課堂上僅僅給學生放幾段視頻。這是信息化教學誤區。作為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提高廣告的多媒體教師、語音室、多媒體教室、校園網、無線網、慕課網、微課網等各種資源,篩選有用的信息,進行嚴密的教學設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止通過播放視頻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利用多種資源,引導學生,認識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
(四)鼓勵教師參加信息化教學大賽
高職院校應當建立激勵機制,鼓勵優秀的教師參加全國信息化教學大賽和全國微課教學大賽,通過參加多種教學競賽,不斷學習、總結,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學水平。在教學競賽中獲獎的教師要在工作中起到示范帶頭作用,指導本校教師積極參加教學競賽,提高整體的信息化教學水平。
(五)充分發揮青年教師的引領作用
青年教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大部分青年教師可以熟練運用一些教學軟件,可以自主設計和制作課件。然而,由于專業差異,有些青年教師,對于處理圖片、聲音、動畫等軟件不熟悉。因此,高職院校應當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訓力度。提高對青年教師的信息化教學的能力。
當然,作為青年教師,也要不斷的學習最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敢于嘗試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水平。
(六)鼓勵中老年教師提升信息化教學水平
作為中老年教師,有豐富的閱歷和教學經驗。然而,由于年齡的限制,很多中老年教師不愿接受新生事物,在教學的過程中,依然是“老師講,學生聽”。而且大部分中老年教師,不能熟練使用教學軟件。由于在操作教學軟件的過程中困難重重,所以中老年教師缺乏信息化教學的動力。面對這種現狀,高職院校應當引導青年教師指導中老年教師使用各類教學軟件,提升信息化教學的整體水平。
總之,信息化教學對于推動高職院校的教育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職院校應當不斷總結信息化教學的經驗,不斷提高信息化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張一春.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構——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師專業發展[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庫利江.藍墨云班課等信息化教學對英語教師的挑戰及對策研究[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2):47-49.
[3]代峰.提升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效果的策略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9,(01):10-14.
(作者簡介:徐團團,碩士研究生,中共陜西省委黨校(陜西行政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