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良性創業生態系統的構建是大學生創業成功的基石。文章從對安徽工商職業學院大學生創業情況的統計調查出發,考察了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生態系統的組成要素,并構建了大學生創業教育、創業政策、創業服務、創業金融、創業文化五個子系統,并對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生態系統的優化提出建議。
[關鍵詞] 創業生態系統;創業教育;財經類高職院校;大學生
[DOI]10.13939/j.cnki.zgsc.2019.34.1921 前言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正由高速增長進入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正不斷優化升級;中國經濟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新常態。在這一背景下,我國經濟社會正面臨著深刻而廣泛的變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面臨著新的挑戰。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全黨要鼓勵青年成長,支持青年創業”;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黨要關心和愛護青年,為他們實現人生出彩搭建舞臺”。根據全球創業觀察報告(2016/2017)顯示,我國青年創業活躍程度在全球創業觀察的70個參與國家和地區中排第22位,屬于活躍國家之一。按照受教育程度,青年創業者中本科學歷的創業者比例遠高于專科學歷的創業者,足以說明與研究生、本科生相比,高職畢業生就業優勢不明顯,他們更愿意選擇創業。但創業是一項復雜的活動,較低的大學生創業成功率表明僅靠國家的幾項優惠政策、幾個創業孵化器的設立、幾門創業課程的開設是遠遠不夠的,更多的是要轉變觀念,從開放、系統的角度將生態學理論運用到大學生創業活動中。
2 財經類高職院校學生創業現狀分析——以安徽工商職業學院為例
財經類高職院校大多堅持“質量工程”“理實一體、校企共育”的人才培養模式,產教融合,注重學生社會責任、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安徽工商職業學院是一所具有財經特色的高職院校,是“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范校”的首批獲得者。
課題組于2019年3—5月,對安徽工商職業學院2018屆大學生的創業情況進行問卷調查。共涉及24個問題,圍繞個人基本情況、創業原因、自主創業集中的行業類型、在校期間創新創業教育等方面展開。實際發放調查問卷1000份,回收有效問卷967份,問卷有效率達96.7%。被調查的同學性別、地域、專業等比例基本相當,使得本次抽樣調查具有合理性和科學性。
統計結果顯示:第一,安徽工商職業學院已經畢業的2018屆學生目前自主創業的比例為2.53%,其中男女性別比為72.8%∶27.2%。在目前已創業的調查對象中,76%的學生在校期間有過兼職經歷。而84%的學生,其家人或親屬自己創辦過企業,尤其是籍貫為皖南地區的學生,這一比例高達67.25%。可見,大多數學生都有兼職經歷,且皖南地區受“徽商”文化影響較更深。在對大學生的創業動機調查中發現,“貼補生活補助”是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動力,其次是“實現自身價值”。對創業“很感興趣”和“比較感興趣”的學生比例累計達70.33%。
第二,在對大學生創業態度調查中發現,75.7%的學生在校期間“考慮過創業”問題,而67.72%的學生付諸實際行動,曾有過“1~5次實習或兼職”經歷;10.08%的學生參加過“6~10次實習或兼職”。“參加過創業類培訓或知識講座”的學生占比75.43%,“知道但沒有參加過創業大賽”的比例高達82.69%,“參加過各類形式的創業大賽”的學生占比僅不到10%,甚至還有8.37%的學生“從來不知道創業大賽”。
第三,在對創業生態環境方面的調查發現,大學生渴望學校深入開展創業知識培訓,針對“您所在學校在創業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的問題,大部分學生都選擇了講座與培訓、在線聽課、就業指導、校友訪談等形式;但同時也有較多的同學選擇了“創業教育更偏重理論,實踐操作較少”這一選項。學生更希望從學校獲得“創業資金贊助、創業實踐、創業政策主要是稅費減免”等方面的培訓。
第四,在對創業政策理解方面,對政府支持大學生創業政策了解較少或不了解的學生比例高達82.8%,了解很多的僅有3.47%。關于“您希望政府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做出哪些努力”問題,有80.64%的學生選擇了“加大對大學生創業更多的政策扶持及優惠”,有73.62%的學生選擇了“提供初始資金和創業項目”,有63.10%的學生選擇了“大力推廣大學生創業理念”,有57.44%的學生選擇了“提供專業化創業指導”。可見,大學生在渴求創業的同時也充滿了迷茫,希望從政府方面獲得更多的支持與幫助。
3 大學生創業生態系統含義
“創業生態系統”研究本質上屬于組織生態學的一個分支,源自2005年美國學者Katharine Dunn,他以麻省理工學院(MIT)為研究對象,正式提出了創業生態系統的概念。他認為MIT的創業生態系統的要素包括注重對創業人才的培育、創業項目的支持以及校內外創新創業機構的合作。
近年來,中外學者對于創業生態系統的定義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是以Isenberg為代表,認為創業生態系統是創業企業的外部環境,認為政府可以通過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創業生態系統來改善創業環境,從而提高當地的創業水平;另一種是以Vogel、林嵩等為代表,將創業企業視為創業生態系統中的一部分,Vogel認為在一定區域內由多種創業主體和其所處環境要素共同構成創業生態系統,主體和環境隨著時間的推移相互影響,共同促進新企業的建立;我國學者林嵩從生態學視角將創業生態系統定義為“由新創企業及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創業生態環境所構成的,彼此依存、相互影響、共同發展的動態平衡系統”。
4 財經類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生態系統構建的內容及途徑
4.1 財經類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生態系統組成要素
結合前述財經類高職院校學生創業現狀分析的統計調查,本研究認為大學生創業生態系統的組成要素包括:高校或科研機構、創業企業、政府機關、創業孵化器、投融資機構及創業中介服務等,詳見圖1。
在大學生創業生態系統中,政府的主要職能是搭建和管理創業孵化器,為大學生創業企業提供政策扶持;高校及科研機構通過對潛在大學生創業者開展創業教育,并為創業企業提供技術、就業支持;創業孵化器則主要提供服務及資源,解決大學生在創業中遇到的各類困難;投融資機構為大學生創業企業提供原始資金支持,如果企業能創業成功則獲得經濟回報;中介服務機構依托創業孵化器,為創業企業提供咨詢和其他中介服務。
4.2 財經類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生態系統子系統構建
結合財經類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生態系統的組成要素,考慮到財經類高職院校學生創業對在校創業教育、政府創業政策及創業孵化的依賴性,本研究構建以創業教育、創業政策、創業服務、創業金融、創業文化等為子系統的大學生創業生態系統模型(見圖2)。
4.2.1 大學生創業教育系統
該子系統源自高校的創業課程體系的開設、在校期間創業類實踐的開展、政府有關部門組織的各類創業大賽。高校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智力支持的第一重保障,通過開設創業課程,將創業意識融入到專業課程中;創業類實踐活動主要依托校區內創業園,為大學生在校期間創業提供創業機會,讓大學生走向社會前最大限度體驗創業的過程;創業大賽是指不同級別、不同類型的創業型仿真比賽,在此過程中由專業教師給予創業指導。
4.2.2 大學生創業政策系統
該子系統的執行主體為高職院校以及政府部門,其中高職院校為大學生在校期間提供諸如創業園的場地支持和啟動資金贊助;政府部門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的稅收優惠、貸款貼息以及創業培訓、租房補貼、崗位開發補貼政策解讀。在此基礎上,創業較成功的企業可以逐步擴大吸納就業人次,以創業帶動就業。
4.2.3 大學生創業服務系統
該部分子系統包含了政府部門的行政審批職能、創業孵化產業園建管理、金融機構資金支持以及中介服務機構。政府部門的行政審批職能指政府部門在對大學生創立企業時辦理各類證照的過程;創業孵化產業園建設指安徽省大學生創業孵化器的建設情況;中介咨詢機構則在創業過程中提供相關的咨詢服務。
4.2.4 大學生創業金融系統
該子系統涉及創業基金、天使投資、創業低息或貼息貸款、融資擔保等方面的建設。政府設立大學生創業基金并負責運行;銀行等金融機構向創業企業提供低息貸款;其他金融機構構建完善的融資擔保體系,確保創業企業融資渠道來源的多樣性。
4.2.5 大學生創業文化系統
這部分子系統來源于大學生創業企業自身文化體的搭建,受創業者創新意識、風險偏好、企業文化、社會對創業的態度等方面影響。創業者創新意識是指大學生從學校步入社會創業實踐中樹立起的創新意識和拼搏精神;風險偏好是指大學生在創業中逐步認清自身的風險承擔能力;企業文化及社會對創新創業的態度泛指社會公眾對大學生創業行為的認知度和理解度,以及在創業失敗時,社會對其的寬容程度。
5 財經類高職院校創業生態系統的優化建議
基于前述分析,未來財經類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業生態系統建設可考慮從以下若干方面加以優化:首先,高職院校做好創業課程體系的構建,加強創業過程的指導,搭建創業大賽的舞臺,多開展大學生與創業成功人士的交流,結合專業特色密切產學研合作;其次,政府要不斷加大對大學生創業的扶持力度,可通過簡化創業審批手續,將對大學生創業的扶持落到實處,同時聯合金融機構為大學生創業資金搭建融資平臺,引導社會投資人對大學生創業企業的關注;再次,創業孵化園應努力做好拓展與協調工作,吸引更多的中介咨詢機構入駐,提供創業網站、創業平臺的資源優勢,對創業者提供有針對性的定制化服務;最后,社會公眾應給予大學生創業者更多包容與理解,使大學生創業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發展。
參考文獻:
[1] 林嵩.創業生態系統:概念發展與運行機制[J].中央財經大學黨報,2011(4):58-62.
[2]董華,褚慶柱,秦國欣,等.青島市大學生創業生態系統運行效率的綜合評價[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100-106.
[3]陶成亮,王仁嵩.基于財經類高校大學生創業的SWOT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5,273(19):198-199.
[4]李慧.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學生創業能力現狀分析及對策探討——以武漢城市職業學院為例[J].價值工程,252(35):252-253.
[5]陶莉.高職大學生動態創業生態系統模型構建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6(9):81-83.
[基金項目]安徽省職業與成人教育學會2018年度規劃課題(項目編號:AGZ18050);安徽工商職業學院“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項目;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項目編號:2015gxk136)。
[作者簡介]周瀚醇(1983—),女,安徽合肥人,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產業組織與產業政策、區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