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新創業的實質是人才驅動,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已成為新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武漢市財貿學校抓住這一契機,高度重視人才培養的質量,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質量,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以適應新時代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關鍵詞]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五位一體”
[DOI]10.13939/j.cnki.zgsc.2019.34.195
當前,我國已邁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歷史性階段。在此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引領職業教育綜合改革的助推器。2015年5月,國務院頒發《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標志著我國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走向縱深。武漢市財貿學校,作為一所中職學校,深刻地意識到創新創業的實質是人才驅動,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已成為新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學校抓住這一契機,高度重視人才培養的質量,積極開展適合中職學校特點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實踐研究。
1 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主要問題
第一,中職學校學生創新創業意識不強烈。雖然創新創業理念很早就在我國提出,國家也出臺了一些意見和鼓勵政策,但是對于中職學校學生而言,他們由于年齡層次較低,知識基礎和功底比較差,一是沒有創新創業的基礎條件,二是沒有開展創新創業的主動意識,甚至覺得沒有必要過早形成和培育這種意識,加上課程方面設置都是理論知識學習,學生沒有過多的興趣,因此沒有對這方面的深層認識,創新創業的意識不明顯。
第二,中職學校創新創業平臺沒有全面構建。雖然國家和地方都鼓勵中職學校學生及時樹立創新創業意識,學校也在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方面做了一些努力,開展了一些工作,但是學校對于創新創業方面的教育激勵機制沒有形成,教師最多也是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時間積極參與全國的一些創業技能大賽等,很多學生還是不知道創新創業的具體含義,更不知道如何和實際學習進行結合,中職學校在創新創業平臺構建方面也沒有拿出具體的系統的方案。
第三,中職學校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不科學不完善。雖然也開設了一些和創新創業有關的課程,但是大部分中職學校對于創新創業教育還是停留在說教方面,教師沒有過多地精力開展相關方面的研究,導致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不系統、缺乏長遠規劃,更沒有和學校實際發展和學生需求結合起來,在這方面的實踐和開發投入的資金和精力少之又少。
第四,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不足。中職學校專業教師隊伍較多,但是對于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教師隊伍配備不夠,由于沒有充分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對于中職學校發展的重要意義,因此學校在教師隊伍配置上往往都是兼職干或者外聘外部專家進行講座等形式開展,兼職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師經驗不足、能力有限,對學生提供的幫助有限,很難起到實際效果。
2 “五位一體”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內容闡述
針對以上問題,學校探索“五位一體”創新創業教育模式,致力于通過加強文化引領、課程開發、教學改革、園區創立以及師資優化五個方面的內容建設,來實現為中職學校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其中,文化引領是靈魂,課程開發是基礎,教學改革是關鍵,園區創立是核心,師資優化是保障。學校通過加強精神文化、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設,將創新創業元素融入學生發展、教師教學和學校管理,逐步生成了濃厚的創新創業校園文化;課程開發從三個維度出發,通過制定科學的課程目標,設置個性化的課程內容,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實施方式,培育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教學領域的重大改革則有助于優化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過程,開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促進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式發展;創新創業園的創立為學生的實訓實戰提供了有利平臺;優化的師資隊伍則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指導提供了堅實保障?!拔逦灰惑w”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協同性運作,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增強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
3 “五位一體”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更好地踐行中職學校的辦學宗旨,提高中職生的就業質量。中職教育有鮮明的職業屬性和社會功能,即為社會經濟發展輸送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職業教育的辦學宗旨由培養以就業為導向的技能型人才轉變為以創業為導向的創新型人才,把“要飯碗”變成“造飯碗”,實現中職生就業有門,創業有路。近年來,中職學校的就業率不斷攀升,但是就業質量卻不高,主要原因是中職學校培養的人才綜合素質不高?!拔逦灰惑w”創新創業教育既能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合作能力、領導能力、執行能力以及面對風險、評估風險的能力,這些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將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第二,有利于深化中職學校綜合改革,為社會培養優秀的創新創業人才。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挑戰。為了更有效地應對新形勢,抓住新機遇,在中職學校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是時代之必需,發展之要務。以“五位一體”創新創業教育為抓手,加強中職學校在校園文化、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創業園區、師資隊伍等領域的一系列改革,是推進中職學校改革縱深發展的有效途徑。具體而言,一是通過在校園環境中注入創新創業元素,開展系列特色活動等方式,形成濃厚的創新創業文化;二是構建立體化多層次的課程體系,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和通識教育的融合;三是革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四是規范管理創新創業園,為學生的實訓實戰提供有力平臺;五是培養專業化、多元化的師資隊伍,為學生提供全程化、一體化的指導。協同推進各個方面的綜合改革,為培養優秀的創新創業人才創造條件。
第三,有利于把握新時代社會發展的最新趨勢,服務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和區域整體發展。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是“五位一體”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內在要求,也是創新創業教育發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先決條件。一方面,專業教育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脫離了專業教育的創新創業教育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另一方面,創新創業教育不僅豐富了專業教育的內容,而且促進了專業教育的縱深發展。兩者互相依存,互相促進。學校通過創新創業教育與特色專業相結合,以鮮明的專業特色,每年為學校孵化出的微型企業提供穩定性持續性人才智力支撐,適應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強力助推區域整體發展。
4 “五位一體”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本質
中職學校加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實踐研究,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積極開展中職學校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將理論學習充分和實踐緊密結合,是適應學校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也是響應國家政策要求為社會培養更多創新創業人才的有效途徑。創新創業教育注重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其中創新教育注重的是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和開發,而創業教育是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業激情和創業能力,兩者互相融合才能更好地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落地。武漢市財貿學校作為中職學校的典范,抓住歷史機遇,開始探索中職學校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學校根據自身辦學實際和特色,歷經8年(2000—2008年)的艱辛探索和10年(2008—2018年)的實踐檢驗形成了“五位一體”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教學成果,該成果對于中職學校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朱思因.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人才培養體系構建[J].科技創業月刊,2017(9):46-48.
[2]丁波,郗婷婷.基于應用型本科院校視角構建創新創業課程與專業課程融合體系[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3):39-41.
[作者簡介]韋紅(1967—),女,漢族,湖北武漢人,武漢市財貿學校,研究方向: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