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娟婭 強麗萍 杜宣宣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肉雞飼養越來越集約化,生產效率越來越高,原來的小規模,環境不可控的飼養方式迅速被淘汰。近幾年,本人篩選出一種新型的適合當地農民經濟狀況,大小適中便于管理的自動化棚舍在我市迅速推廣普及,這種標化棚,一般建筑面80~1000㎡,可飼養白羽肉雞5000~7000只,目前已經成為我市飼養白羽肉雞的主流棚。
關鍵詞:肉雞;飼養;推廣
一、標化棚的建造
1.墻體和屋頂采用長2m寬1m厚6cm的泡沫板,為增加板材的堅固性,泡沫板兩面粘貼經氯化鎂溶液浸泡后的玻璃纖維布,風干后堅硬如木板,這種加固泡沫板的主要優點是:價廉、質輕、隔熱性強。
2.屋內梁柱全部采用厚6cm,寬10cm的水泥預制件,一般立柱3~4排。這種雞棚結構簡單輕便,建造速度快,以1000㎡的雞舍為例,棚舍10天左右即可建成,造價約9萬元。
3.配套設施
(1)地面刮糞系統:雞舍一般中間為1m寬的走道,將雞舍分為左右對稱的兩部分,每邊安裝有兩個刮糞板,整舍共4個刮糞板。網床系統:采用網上飼養方式,網床距地面約60cm,順雞舍長軸每間隔5cm拉緊一根塑鋼線,為防止塑鋼線下垂,每隔2m架一根方鋼管與其垂直且托起。塑料網鋪設在塑鋼線上,網上站人雖有輕度下垂,但養雞無妨。
(2)料線:一般兩邊各架設一條蛟龍式料線,料線下每間隔1m安裝一個料桶。
水線:每邊設兩道水線,若用普拉松式飲水器,每2m安裝一個,若采用飲頭式飲水器,每20cm安裝一個。料線在中央,水線在兩旁。
(3)通風降溫系統:采用水簾降溫,在棚舍邊墻一端兩旁建造水簾約20㎡,另一端山墻安裝1.5m×1.5m的風機4個,用于抽風降溫,山墻上邊安裝2個80cm×80cm風機用于通風換氣。
(4)加熱系統:采用鍋爐水暖加溫,從雞舍一頭開始,每間隔3米安裝一個散熱器,一般安裝10個散熱器即可。
(5)其它配套設施:如粉料機、發電機、料車等一應配全。一個1000㎡的棚舍加上配套設備約需25萬元。
二、標化棚的飼養管理技術要點
1.舍內恒溫是關鍵:因棚舍面積大,雖控溫實行自動化,但內環境不一定均勻,可能有通風換氣不良的死角,也可能有氣流過大的風口,影響雞群的健康,要注意糾正。舍溫恒定即前期溫暖舒適,中后期溫度適中是關鍵,溫度設定要看雞施溫。
2.要樹立生產無公害雞肉的理念:因采用網床飼養,肉雞不接觸糞便,球蟲、大腸桿菌危害不大,要重管理,少用藥,降低藥費,提高肉品品質。
3.要采用全進全出的生產工藝:一個基地可能建有幾個標化棚,考慮到售雞錯開日齡,每棚可相差幾天進雞,但整個基地生產安排必須是全進全出的。
三、標化棚的效益分析
標化棚因自動化控溫,每天刮糞,雞舍內環境好,生產成績好。按50日齡出欄統計結果,標化棚成活率提高5%(標化棚97%,老式棚92%);標化棚料肉比下降0.2(標化棚1.8:1,老式棚2.0:1)標化棚藥費支出下降0.5元/只(標化棚0.7元/只,老式棚1.2元/只),每只雞增加效益2.20元,一批按6000只算,增效1.32萬元。另外標化棚勞動效率高,每棚定員一名勞力,每批飼養6000只,一年四批,全年出欄2.4萬只,正常利潤5元/只全年可盈利12萬只,2年可收回投資。但標化棚也有缺點,就是一次性投資大,建棚門檻高。
四、標化棚的推廣應用
近年來,本人通過舉辦養殖培訓班,領人現場參觀等多種方式在我市宣傳推廣這種標化棚。通過努力,標化棚已建成50余個,成為我市飼養白羽肉雞的主流棚,年出欄肉雞量占到我市白羽肉雞總量的70%以上,增加經濟收入達15%以上,標化棚讓許多農民脫貧致富奔向小康,同時也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脂肪酶對肉雞生產性能、產肉性能和養分利用率影響的研究[D]. 孫廣超.山東農業大學 2018.
[2]飼糧油脂對肉雞生長、代謝和免疫的影響[D]. 袁野.山東農業大學 2017.
[3]肉雞日糧銅、鐵、鋅、錳優化供給方案初探[D]. 濮振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6.
[4]低蛋白日糧對肉仔雞生產性能、免疫功能及營養物質代謝的影響[D]. 崔玉銘.內蒙古農業大學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