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玉
(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社溪鎮(zhèn)中心小學, 江西 贛州 341000)
小學語文是基礎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高效利用課堂,將問題式教學方式運用其中,會收到非常好的教學反饋。因為,知識是通過問題來傳遞的,而問題是架起學生與教師溝通的橋梁,是師生互動的紐帶,那么課堂問題又將從哪里起源?或者說課堂問題最終的歸宿又是什么?本文將對問題式教學方式作出詳細闡述。
在課堂上教師能否提出具有啟發(fā)性的問題,或是問題能否帶動課堂氣氛,是決定課堂效率很重要的因素。在傳統(tǒng)語文課堂上,學生作為知識被動接受者,他們的思維很容易受教師的帶動,而教師也會在不自覺中成為課堂的主要控制者。這樣的教學可以說是“失敗”的,因為學生根本不能從課堂中獲得探究知識的樂趣,不能感受自主學習的樂趣,更有甚者,學生會慢慢喪失自主思考的能力。為了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教師要善于在課堂上提出具有針對性、啟發(fā)性的問題,讓藝術提問帶動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比如,教學《可愛的西沙群島》一課時,在學生自己通讀幾遍課文后,請學生思考“自己最喜歡哪些生物的樣子?找出描寫這些生物的句子。”學生在思考和回答這些問題時,請學生邊讀邊想象,同時還可以配上動作、表情來讀。如,有的學生在回答珊瑚這一生物時,通過動作表演出“綻放”一詞,在回答珊瑚時,作出“蠕動”的動作,學生將自己喜歡的生物通過肢體語言表達出來,惟妙惟肖的表演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可以在頭腦中建立起相關動物的形象。又如,請學生思考“西沙群島的海水為什么是五光十色的?”“覺得這里的魚是怎么樣的?自己頭腦中所想象出的魚的樣子?”這種開放性的題目可以發(fā)散學生思維,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同時這些問題能契合課文主題,讓學生真正學會思考。在課堂上,教師針對重難點的提問,會讓學生直奔主題的回答問題,思考問題,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聯系教材內容,藝術性的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要讓小學語文課堂真正的活起來,教師提問要目的明確,不是隨便地問,問題要具有藝術性,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養(yǎng)成全員參與的意識,讓學生在自主動手動腦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為學生后續(xù)發(fā)展積蓄更多的學習方法與經驗。
小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好奇心強,而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恰好要借助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將這一心理特點好好利用,能有效促使學生增強對外界信息的求知欲,學生一旦對問題產生好奇,他們就會嘗試著追本溯源,引起濃厚的探究欲望。因此,在問題式教學方法下,教師要讓課堂問題激起學生好奇的漣漪,使學生對問題產生質疑,進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楓橋夜泊》時,為了讓學生把握古詩的思想中心,教師可以故意提問學生“本首古詩是要表達詩人仕途不順,郁郁不得志之情嗎?通過哪寫詩句可以表現出來?”學生通過閱讀和理解能很快意識到“本首古詩的情感主要是表達詩人的思想之愁、孤獨之愁、寂寞之愁。”學生通過自己對問題的思考,會提高古詩理解能力,更好的把握古詩學習方法。
好奇心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源泉,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會將問題進行多元化探究,并將相關問題涉及的相關知識進行多角度思考,進而更好的將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啟迪思維,使課堂教學達到預期教學目的。
在當前教學環(huán)境下,往往存在著學生有問題也不敢質疑,不敢主動向教師提問的現象,即便是向教師請教問題,也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顧慮,進而嚴重影響教學質量的提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始終保持寬容、溫和的態(tài)度,營造良好的問題教學氛圍,充分尊重學生的思想和觀點,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
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濫竽充數》時,請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在看到這個“混”字之后,聯系上下文,談談自己的理解與想法,想一想“混入”之前有什么表現?學生通過小組形式討論,能從多角度對“混”字產生認識,也體會到語文文字表達的精妙之處。在上課時,教師還可以通過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提出問題,供同學、老師共同討論,如有的學生提出“根據‘濫竽充數’的含義,想一想在我們周圍有沒有類似濫竽充數的事情呢?”學生這一問題的提出,引起了其他學生共鳴,紛紛列舉出“濫竽充數”的例子,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討論的積極性,讓課堂變得“熱鬧”起來。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主講解課文,這樣可以提高學生預習、總結、表達的能力,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提升。從小學生興趣、愛好出發(fā),構建無障礙溝通交流的學習平臺,引導學生敢想,敢說,敢問,讓學生在自由討論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不同的提問方式會激發(fā)不同層次的學生展開不同的問題探究,這樣每一層次的學生都會得到相應的發(fā)展和提升,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嘗試著采用不同的引導方式,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質疑,進而培養(yǎng)學生敢于質疑的精神以及自主探究的能力。
總而言之,將問題式教學方式運用到小學語文課堂上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配合,共同為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以及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而做出積極的努力,而且,只要將這種方法成功的運用到課堂上,對學生的未來成長是大有裨益的,一定可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