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麗娟 丁才輝
(江西干部學院,江西 井岡山 343600)
紅色培訓是依托當地的紅色資源開展黨性教育、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等一種培訓模式。現在全國各個紅色基地,已形成形式多樣的紅色培訓模式,而體驗式教學是各大培訓機構鐘愛的一種課程形式。體驗式教學是指根據學員的認知特點和規律,通過體驗學習法,在“做中學”,建構知識、習得技能和厘清價值觀的過程。學員在置身于某一種情景體驗中,事后以反思與對照的角度,從中獲得有價值的經驗,進而通過認知和行為上的改變將結果加以內化,從而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狀態、價值認同等。
(一)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需要。黨和國家選拔任用干部的機制體制越發嚴謹嚴格,黨員干部的教育培訓工作也顯得極其重要。干部教育培訓是干部隊伍建設的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工程,在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中共中央印發《2018-2022年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中具體規定:省級以上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社會主義學院主體班次中,領導干部講課課時不低于總課時的20%,運用研討式、案例式、模擬式、體驗式、辯論式等互動式教學方法的課程比重不低于30%。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體驗式教學課程在干部教育培訓中的比重增加,對其要求也更高。
(二)課程形式多樣性的需要,創新干部教育培訓的方式方法。為增強教學吸引力,以更加開放多元、競爭擇優的形式組織教學,有效激發教師改革創新的激情和動力,研發出以體驗、實踐為一體的紅色培訓模式。以親身體驗為主,用紅色精神感染人,強調情境培訓,注重現場教學,體會感性認識。這樣,體驗式教學可有效地解決傳統培訓中的理論與實踐脫節、教學方式單一等突出問題,讓學員在感知中覺悟,在實踐體驗中升華。
(三)黨性教育性質的要求,入腦入心。人的心理結構中有認知、情感與行為3個重要系統,彼此之間互相影響,相互制約。單一的課程形式會造成視覺、心理上的疲勞,而我們在把握三者之間的關系后,充分利用當地紅色資源,在革命遺址、遺跡上開展一種體驗訓練項目,所需設施完全源于自然,不需要人工搭建,課程在滿足一般體驗訓練目的的基礎上更注重革命傳統精神的教育與體驗。此外,黨性教育課程采用了專題講座法、現場講解法、分組討論法、情景模擬法、角色扮演等等多種教學方法,通過人們在認知、情感與行為3個方面的失衡、不一致和不協調,引導學習者反思,從而進行自我覺察,探索新的平衡,達到情感上的高度認同,行為上的糾正改進,入腦入心。
(一)體驗式教學目前只注重娛樂性多,缺少教育性。有些教育機構不能正確把握內涵,使培訓流于形式,過于追求娛樂性,而忽視了教育性及啟發性。其實,體驗式學習課程的精髓十分單一,就是樂趣!樂趣會讓參與者注意力集中,熱情高漲,樂趣是教育的重要工具。但是,體驗式培訓課程不僅僅只產生樂趣,要寓教于樂,在快樂中還原體驗生活,感悟精神。
(二)體驗式教學只以提供活動體驗以及反思提問,缺乏教育的引導性。換句話說,在體驗式教學中我們需不需要進行適當的講授或說教式教學?體驗學習中要求學習者必須經歷四個不同的學習階段:具體體驗、反思觀察、總結歸納和行動應用。在體驗式培訓領域,對于課程的帶領者來說,需要在開展團體活動的過程中,不斷察覺團隊的發展階段,以及運用情境領導不斷調整帶領團隊的風格,以幫助參與者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并通過團體共同學習的方式加強學習的效果。這種講授式教學的目的不是給予參與者所謂的正確答案,而是引發他們進行學習反思,讓參與者聚焦內容,加強參與者之間交流與討論,提高參與者的學習效率。
(三)體驗式教學的課程效果評估較難或者缺乏。紅色培訓中的體驗式教學,它是一種情感體驗式學習,通過情境刺激、角色模擬等形式來加深情感體驗、形成某種狀態為目標的學習。簡而言之,動之以情,達到一個情感、態度的塑造過程。這個塑造結果是情感上的,反饋在工作上、生活中的積極向上等具體體現。考評教學效果這需要一個長期跟蹤的過程。由于紅色培訓中的培訓時間基本上較短,學員之后回到原單位工作,這就增加了一個異地考評的難度。所以體驗式教學的課程評估需要長期跟蹤,定期走訪、與學員工作單位及學員本人交流,得出反饋結果,再進行體驗式教學的跟進完善。
在紅色培訓中的體驗式教學,這既是立足本地資源進行課程上的創新,也是課程形式多樣性的一種探索。在做中學,在學中感悟,在感悟中化為自己行動的動力,之后又反饋于做,形成學習的閉環。每個環節都需要環環相扣,跟蹤指導,才能營造體驗式學習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