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樹賢
(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李親顧中學,河北 保定 071000)
在史料實證核心素養的培養的過程中,學生會不斷的收集和整理史料,包括教材內和教材外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歷史知識儲備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對歷史知識的認識和理解也會得到加深。
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史料實證核心素養培養要求學生對收集的史料進行辯證分析,會對歷史進行考究,通過收集和查證有關佐證資料,歷史的面貌會更真實的展現,學生對歷史的評價也就更客觀和公正。
在歷史史料的收集、整理和辨析中,學生對歷史知識投入的精力加大,接觸有趣的歷史知識也會越來越多,同時,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的成就感得到滿足,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學習成績也會得到提高。
當前高中歷史教學中史料實證核心素養培養的效果不太理想,部分教師和學生還停留在傳統的歷史教學和學習的階段,學習歷史知識僅靠死記硬背,不能適應現階段的教學要求,也不能達到高考考查的標準。所以,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還要進一步加強史料實證核心素養的培養。
針對當前史料實證核心素養培養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在歷史教學中要采取相應的優化策略。
高中歷史不同與初中歷史,初中歷史需記憶的知識較多,高中歷史史料較多,學習的難度更大,如果教學內容比較單一和枯燥,就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豐富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既要增加相應的課內外的歷史素材,也要引入多媒體等教學方式,讓學生保持學習的興趣,不斷提升歷史素養。
例如,在學習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可以增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后的相關的史料,也可以增加教材上未涉及的史料,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因后果和具體狀況。同時,也可以采用多媒體將第一次世界大戰相關圖片、音頻、視頻等直觀的展現給學生,這樣就能在完成教學的同時,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高中歷史教學涉及的史料較多,內容也比較廣泛,包括文學作品、圖片、實物、遺跡遺址等,而且,要真正實現史料實證核心要素的培養,需要大量的史料積累和支撐,如果學生不能自主的做好史料的收集,很難真正實現史料實證核心素養培養。所以,在歷史教學中要加強引導,鼓勵和幫助學生自主的收集史料。
就學習新中國初期的政治建設這一部分內容為例,歷史教師可以采取布置作業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如可以要求學生收集新中國成立時所頒布的法律法規,這樣就能有效地引導學生收集史料,長此以往,學生就能養成自主收集史料的良好習慣,在加深歷史認識的同時,也對史料實證核心素養進行了培養。
史料整理可以幫助學生梳理和提取有價值的歷史材料,是進行辯證分析的基礎,在歷史教學中要加強對史料整理的引導,幫助學生養成自主整理史料的良好習慣。
如在學習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敗和明末農民戰爭時,可以讓學生收集明末發生的農民戰爭,并要求根據時間先后進行排序,這樣就對學生進行了合理的引導,也能較好的幫助他們養成自主整理史料的習慣。
辨析史料是史料實證核心素養培養中最關鍵的環節,傳統教學正是因為缺乏史料辨析,阻礙了學生的發展和史料實證核心素養的培養。為此,現階段高中歷史教學要擺脫傳統模式的束縛,立足教材,并重課外延伸,正確引導學生對史料進行客觀評價和辯證分析。
例如,在學習唐朝的開國和盛世這一部分內容時,可以要求對唐玄宗李隆基進行評價,同時,并要求在評價時要有相關材料或事跡支撐。又如,在學習美蘇爭霸時,可以要求學生分析美蘇爭霸給世界格局帶來的影響并提供相關依據,這樣就能較好的引導學生對史料進行評價和辨析,對學生推理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的提升大有益處,史料實證核心素養也會在無形中得到培養。
總體而言,史料實證核心素養培養對高中歷史教學非常重要,但當前取得的效果還不太理想,在歷史教學中,我們還要高度重視,從豐富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加強對學生自主收集史料的引導、加強對學生自主整理史料的引導、加強對學生正確辨析史料的引導等方面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學會收集、整理、辨析和應用史料,帶著實事求是的求知精神,真正實現史料實證核心素養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