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秀娟
(江西省貴溪市第五中學,江西 貴溪 335400)
英語存在于學生的整個學習階段。不僅如此,在教學地位上,英語和語文、數學也是并列的。我們之所以那么重視英語的學習,是因為英語是全球通用的語言,并且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也都是以英語的形式發表文獻、著作。所以為了使我們的國家更快速的走向世界,更方便我國科技的創新發展,我們必須要重視對英語的學習。
在做事情之前,我們可以先制定一個小目標,然后按著目標的要求努力奮斗,這樣可以促使事情圓滿結束。教師的教學過程亦是如此,需要針對不同的學科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然后再依照目標開展教學工作,這樣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學工作。但是現在初中英語的教學目標并不是很清晰,再加上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導致教師在進行教學工作的時候,更是唯分數最高,一切的教學計劃都側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當然我們不否認成績的重要性,但在成績的基礎上更應該重視新課標的要求,教師開展教學工作要為社會的發展服務,應該在注重學生學習成績提高的同時,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主動學習,而不是一味地“讀死書”,不了解學習的意義。在被動地學習狀態下學習,就算最后從名校畢業,也很難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教學成果的好壞間接反映在教學過程中,一個師生互動頻繁的教學課堂,學生們學起知識來會更加輕松,老師講課也更加有精神。尤其是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老師更應該重視課堂氛圍的營造。但是在大多數的英語課堂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都不是很高,課堂學習氣氛很是低沉,師生之間很少互動。在這種狀態下,會使部分學習信念不夠堅定的學生失去學習的動力,掌握不了課堂知識。
科技的發展沖擊著每個行業,教師這個行業也同樣接受著挑戰。雖然老師講述的知識都是一些客觀真理,不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不再適用。但是由于技術的改革,我們也應該根據時代的要求,更改教案,使學習與生活緊密聯系,更要學會從不同的教育觀點出發適時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知識是永不過期的,但是傳播知識的途徑在不斷更替,教師若不能緊跟時代的要求,及時更新教學方案,極有可能在教學的過程中被學生“淘汰”。因此便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要勇于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在實踐探究中總結經驗,然后應用到教學工作之中。
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應該先制定詳細完善的教學目標,然后按著教學目標的提示進行教學。例如,在口語課堂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清楚英語這門學科的性質:首先需要明白,英語和漢語一樣是一門語言,其次它才作為一門學科存在,所以我們在學習英語的時候,應該加強口語的練習,為學生創造講英語的機會。在課堂活動中,可以按需把學生們分成若干小組,然后再按著書本的提示進行小組討論交流,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增加了學生張口說英語的機會。
英語課堂包含的知識面非常廣,不僅有人文地理還有科技文衛。所以在講解英語課文的時候,我們要進行分類,一些本身就比較有趣的文章不需要老師刻意引入案例,但對于一些科技性比較強的,則需要老師利用教學技巧幫助學生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例如,教師講解有關國外風土人情的文章時,需要事先在網上找一些介紹這個地方的視頻資料,在授課之前給同學們觀看,這樣讓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一個初步了解,并且視頻中的英文讀音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糾正學生們的發音,使學生們的口語講的更“正宗”。針對介紹多個角色、并且人物關系比較復雜的文章,老師可以先給學生分組,然后讓小組內的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挑選角色朗讀文章,鍛煉學生的口語。
無論是進行那一學科的教學工作,我們都應該重視打造強大的師資隊伍,只有老師的知識豐富,才能交給學生更多知識。在新課改的要求之下,學校在選拔教師方面,應該更加關注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我們不僅需要專業知識掌握牢固的教師,更需要熟練掌握心理教育等多個學科知識的人才,雖然知識掌握的高低與是否受過專業的心理學教育并沒有直接關系,但只有對這方面內容比較了解的教師,才能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使學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并且能及時洞察學生的學習狀態,改變教學方法。對任用的教師,學校應該定期進行培訓,使他們在新課改的要求之下,不斷進行自我完善,緊跟教育的潮流,懂得適時創新教學方法。
在新課改的要求之下,教師應該根據時代的發展,及時進行自我補充和完善,只有認真做到如此,才能更好地開展初中英語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