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新教師,常常感嘆別人能想出精彩的點子,自己卻只能按部就班地做事。看著落滿灰塵的書柜,那一刻我幡然醒悟:多讀書,想法才會變多。
盡管很早得知佐藤學先生大名,也多次耳聞《靜悄悄的革命》這本書,但直到這次長假才下定決心拜讀這部大作。一看到“革命”“改變”這樣的詞匯,似乎就有種被嚇退的感覺,也曾把教育改革推脫成教育家的事,但當我看到身邊的伙伴一個又一個有意思的做法后,我明白了佐藤學先生的話:“靜悄悄的革命是從一個個教室里萌生出來的,是根植于下層的民主主義的、以學校和社區為基地而進行的革命,是支持每個學生的多元化個性的革命,是促進教師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革命。”教師是革命的主力軍,讀的過程中,我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并思考我可以做些什么嘗試。
近年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如雨后春筍般興起,大家在踐行這一理念的過程中,也存有一些誤區。譬如將學生組織起來進行合作學習,教師退居二線把話語權交給學生,營造出熱鬧發言的現象,誤以為是以生為本;又如完成課前練習,做些疑難點的調查,進行前學研究,誤認為是以學定教了。反思我的課堂,也存有這樣的毛病,但聽了佐藤學先生的一席話,我廓清誤區、理性審視,認為真正尊重每一個生命的課堂應做到以下兩點:
一是正確認識“主體的學習”“自我教育”等詞語。學習不是個人主義性質的孤立活動,而是在教師的介入下,學生自主地、合作地進行的活動,是在教師組織和指導下有任務的學習、有小組活動的學習,是從個體出發經過與同伴的合作又再返回到個體的學習活動。鑒于此,在接下來的課堂上,我不僅要組織學生小組合作,還要以學生在課堂上的實時學情為依據,促進學生間相互學習,提高學生間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二是將“發言熱鬧的教室”轉變為“用心互相傾聽的教室”。在合作學習的課堂中,少不了小組匯報學習成果,此時的傾聽尤其重要。過去往往只強調學生傾聽,卻淡化教師的傾聽。一方面,教師大多數時候關注的是發言積極從而推動課堂順利進行的學生,而忽視表達不清甚至沉默的學生;另一方面,教師在聽學生的發言時,總在與自己預設好的教學相聯系,從而對學生的發言一一附和、評價和概括,為下面的課堂發展做準備。
在未來的課堂上,我將以慎重、禮貌、傾聽的姿態面對每一個學生,與每位學生展開對話,傾耳靜聽每個學生已經說出甚至尚未說出的話語,竭力以自己的身體語言和情感去與學生的身體動作和起伏的情緒共振,使得師生高度融合在和諧的教學氛圍中。
學生的發言或活動,都有他自身的“邏輯”,針對學生間的差異性因材施教,同時通過合作學習,讓教室中各種各樣的意見和想法相互呼應,創造出交響樂式的教學。
作為一名新教師,面臨著每月一次的推門聽課和每學期至少一次的公開課,總是很緊張。前期花大量的精力準備,上完后忐忑地等待前輩的指點,雖然每一次鍛煉都能促進自己進步,但是我更多地把這樣的過程當成了過關。佐藤學先生的話,讓我理解了這份壓力:我們都是公共教育的教師,教師和學生不是我們的私有財產,只有教師間彼此敞開教室的大門,每個教師都作為教育專家而共同建構一種互相促進學習的“合作性同事”關系,教學發生改變,學校的改變才有可能。明白這點,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的格局便大了不少,暴露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閉門造車。
曾在一所學校學習,他們的公開課分學科排好,每周安排固定的時間,教師輪流上課,其余教師親臨教研課現場觀摩學習,隨即評課。雖然這樣的評課能立顯該課的優缺點,但對教師的持續性發展缺乏保障機制,也不利于從深層次調動起上課教師的積極性。結合自身體驗和佐藤學先生的建議,我認為我校公開課可以這樣進行:先確定學年課題,分配教師輪流圍繞課題展開教學(一學年一次),并錄制成視頻上傳校內網盤,供大家在一個時間段內安排觀摩,可反復播放,記錄下優缺點,再統一研討,以課題為導向,以課例為抓手,這樣既降低教師的疲憊感、緊張感,又增加研討的方向性、針對性,為教師的持續發展提供動力與保障。這是一種具有人文關懷性質的深層次開放式教學,而教學本身就是充滿人文性而不應是行政命令式的。
此外,為把改革深入下去,創造開放式的教學,必須有外部支持,佐藤學先生倡導把家長“參觀教學”變為“參與學習”。以往的家長開放日,家長都在后面聽課,往后我要試著讓家長成為孩子的學習伙伴,與孩子在課堂上進行合作學習,加強親子溝通,增強多方互動,形成開放的格局。
綜合學習是以“主題·探求·表現”為單位的“登山型”課程,與人權學習、和平學習、性知識學習、環境問題、福利問題等有關,不是簡單指通過“經驗(體驗)”而進行的學習。由此啟示我有品工作的同時,學會有品生活,從中發現值得學生進行綜合學習的課程。
我正在思考讓學生參與到研究性學習中,根據相關課文搜集材料去提升他們的思考質疑能力,并撰寫報告;我也在計劃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在生活中發現美,并順其自然地寫成文章,讓他們在實踐性與反思性學習活動中提升自我。將綜合學習課程有機地融合在日常教學中,不僅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固樂學善思之心,還能從另一個層面加強他們的人際溝通,通過活動增進與同學、老師、父母、社會之間的情感。
閱讀使人擁有智慧,在潛心閱讀佐藤學先生的《靜悄悄的革命》后,我相信自己也能成為革命路上的一員,改變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創造交響樂式的、開放式的教學和綜合性的課程,向著活動的、合作的、反思的學習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