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梅
摘 要:日記其實是把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經歷的點點滴滴寫下來的記錄,它不僅包括具體事件的內容還包括個人的觀點與情感。隨著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微型日記作為一種鍛煉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手段逐漸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圍繞微型日記在教學中的使用展開討論,并提供幾點意見,以供參考。
關鍵詞:微型日記;小學語文;評價
寫作不僅是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的頭號難題,對于學生來講,也是語文學習中的頭號難題。每每遇到作文任務的時候,學生常常感覺到壓力重重,無從下筆。而微型日記的出現,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這一現狀。微型日記顧名思義,就是平、短、快的日記類型,以生活中的微型課題為探討內容,內容簡短,相比于字數較多的大作文,更易讓學生接受,教師教學起來也更加得心應手。
一、微型日記在學生作文學習中的價值
學生日記中所描寫的內容均從生活中獲取而來,具有真實性,學生描繪起來比憑空想象的難度要小得多,由此降低了學生對日記的畏難心理。除此之外,微型日記的寫作中包含對事物的細致描寫,也包含學生的個人觀點以及情緒表達,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書面語言表達能力,讓其在以后的寫作中可以更加順暢地進行書面表達。最后,微型日記的寫作訓練也可以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
二、以微型日記提高學生作文質量的幾點對策
1.結合學生心理特點,選擇適合學生的寫作題材
小學生天性好動,不喜歡被拘束,所以在布置日記任務的時候,不要太過刻板,也不要限制題材類型,而應盡量貼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選擇學生喜歡的題材。當然,每個學生的愛好特長都不一樣,比如有的學生喜歡游戲,有的學生喜歡手工藝品制作,也有的學生有自己的小世界與獨特的愛好。讓學生自行選擇自己喜歡的題材進行微型日記寫作,不用限制字數,在初期則要求學生簡單地描繪,如手工藝品的制作大致流程,以及制作出來的樣子等學生可以盡情地表達在日記中。在學生逐漸適應簡單描繪之后,再引導學在細節上加以投入,不需要太多,不然會帶給學生過大的壓力,由此以微型日記的訓練達到逐步提高作文寫作的質量。
2.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提升其觀察能力
眾所周知,微型日記的題材均來源于生活。但是生活中的細節卻往往被我們忽略,而生活中的細節往往可以很好地反映一個人的觀察能力,如果長期被忽略,則不利于學生觀察力的培養,也不利于作文質量的提升。所以在教學中,要求教師用實際行動教會學生學會觀察。首先,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在家里觀察生活中的細節,比如媽媽做飯時的樣子、媽媽在做家務中跟自己的談話內容、媽媽說話時的神情、爸爸下班之后回到家里的樣子、爸爸媽媽陪自己玩游戲的場景、自己看動畫片時看到的一個特別的動作、田間的野菜等都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然后指導學生寫在日記里面。其次,也要求教師認真觀察每一個學生的狀態,往往學生的情緒也會充分地表達在日記里面,從中能看出學生的心理狀態,教師通過對學生日記的觀察可以很好地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況,一旦發現問題,就可以及時聯系家長,共同輔導學生,在幫助學生健康成長的同時,也幫助學生穩固了寫作基礎,為提升寫作質量奠定了基石。
3.教師及時肯定地評價,樹立學生日記寫作的信心
每個小學生都渴望被夸獎被肯定。所以在學生嘗試著寫日記的時候,教師都要盡可能地鼓勵每一個學生大膽嘗試。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學生能先寫出日記來,已然是明顯的進步,而教師此時應當給學生的日記進行客觀的評價,在指導學生寫作的細則之外,更重要的是給學生的互動點評,例如教師在評閱完學生的日記后,可以在日記上與學生互動,互動盡量帶一點幽默色彩,比如有的學生會在日記里面提到動畫片,而教師則可以以動畫片中的角色與其進行點評互動,以鼓勵學生再接再厲,減少學生對教師本身的畏懼心理,同時拉近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這樣在課堂上,教師則可以更加有效地與學生進行互動。所以教師的鼓勵性語言,不僅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還可以有效激勵學生繼續堅持日記寫作的信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語文這門課程是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只有學生將語言理解到位,才能更好地開展其他科目的學習,而微型日記則是訓練學生書面化語言表達能力的強有力手段之一,它不僅可以讓學生簡短通暢地描寫一個事件,也可以在日積月累中強化其寫作能力,為高質量的寫作提供一個訓練平臺。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微型日記這一方法,積極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寫作素材,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在日記寫作中教會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加上教師適當且具有激勵性的評價,讓學生堅持日記寫作,從而在日記寫作中逐步提升作文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朋.小學高年級“微型日記”的寫作教學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19(9):19-21.
[2]陳西華.利用微型日記提高小學中年級學生習作能力[J].當代教研論叢,2019(3):53.
[3]楊彩紅.談微型日記對小學作文教學的影響[J].中國校外教育,2019(2):43,47.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