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良



摘 要:學生在大學階段的時候他們的身體已接近發育完善,對非體育類大學生的健康體適能進行研究分析,大學生健康體適能的影響為研究對象。大學生對于體質健康的認識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而不斷發展的,同樣對體質健康的測試和評價也是在不斷的探索和研究。所以本文通過研究可以為教學和練習內容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健康;體適能;體育課程
一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17、18級在校近10000名學生中男女個100人,總計200人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法
1.2.2文獻資料法
1.2.3數據分析法
1.2.4實驗法
二 結果與分析
(一)寸金學院學生體育鍛煉的現狀分析
健康體適能主要包括力量素質、速度素質、耐力素質、柔韌素質、靈敏素質、心血管耐力等等,新時代“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高校體育教學發展戰略,結合高校體育教學的特點,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終生體育鍛煉行為。
1學生身體形態現狀分析
通過表1分析可得出,身高和體重的標準差加減平均值水平來看18級學生和17級學生相差不大,
2學生身體機能現狀分析
身體機能水平,18級新生的肺活量水平男子3657.10±761.20,女子2523.80±706.90明顯高于17級學生男子3497.40±615.20,女子2226.10±474.90,18級新生的運動心率男子136.7±35.4,女子130±42.3;低于17 級運動心率男子139.7±36.4,女子131±42.4,心率健康數值上,變化差異,通過研究分析,隨著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身體健康也隨之提升,肺活量和心率健康與人們平常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息息相關。
(二)強化體育課程的運動效果的體適能方法的研究
1學生身體形態體適能鍛煉方法的分析
身體形態是人體正常發育的標準之一,同時也是表明身體健康狀況的標準,不同的運動項目對人的身體形態影響也不盡相同,身體形態具體包括:身高、體重、胸圍、腰圍、臀圍、大腿圍、小腿圍、上臂圍、大腿長、小腿長、指間距等等。
2學生身體機能體適能鍛煉方法的分析
3學生身體素質體適能鍛煉方法的分析
(三)測試結果分析
學校領導十分重視《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結合教育部有關文件與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實際情況,制定《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細則》。為學生提供評價情況和指導,充分發揮《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教育功能、指導功能和反饋功能
我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明顯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率均在15-16學年度在合格率在95.9%,良好率20.3%,優秀率0.4%,16-17年達到92.2%,良好率11.9%,優秀率0.2%,17-18學年度合格率達到81.71%,良好率4.6%,優秀率0.12%,不及格率18.29%。通過三年的測試數據結果分析,可以得出優秀率,良好率,合格率,均呈下降趨勢,不及格率呈上升趨勢。
三 結論與建議
(一)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體育課程對大學生健康體適能有正確認識以及評價生命健康情況,對于大學生體適能健康有重要意義,重視大學生健康體適能,提高大學生體育課程質量,優質體育課程,增加健康體適能的方式就是體育鍛煉。
(二)體育課程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活動。與各個系緊密合作,加強聯系,將體質健康落實到人,形成完善的機制。將體質健康工作科學化、制度化、嚴格化。
參考文獻:
[1]葉圣濤;本科高校體育類專業學生兼職現狀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7年17期
[2]田寶坤;呂建敏;高校跆拳道教學對大學生健康體適能的影響研究[J];運動;2015年10期
[3]賈洪洲;朱文平;從健康體適能看高校公共體育改革與發展趨勢[J],許昌學院學報;2014年05期
[4]邱亞君.休閑體育行為發展階段動機和限制因素研究[J].體育科學,2009,6( 29):39 -41.